张茉楠:去美元化应对国际金融变局
2022/6/2 10:09:00
 
  俄乌冲突烽烟未熄,美西方与俄罗斯之间一场金融战正在上演。美欧日等已对俄央行外汇资产实施了全面的金融制裁,甚至抛出了所谓的“金融核武器”——禁止俄使用SWIFT(国际资金清算系统)。与此同时,俄罗斯也拿出“盾牌”予以反击,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国金融制裁的威慑力。
  俄乌冲突既是地缘之争,也是“能缘”之争和“币缘”之争。当金融沦为大国博弈的工具,金融已不再中性,过去几十年全球金融市场运行的制度基础势必发生动摇。在这种背景下,未来国际金融秩序将发生哪些演变?面对全球金融格局与货币体系之变,我国如何做好战略预判和中长期战略应对?
  上篇:你攻我防金融战
  金融制裁已成为大国博弈的常态化工具和经济武器。随着俄乌冲突持续升级,美西方对俄金融制裁不断加码,可能会成为改变未来国际金融秩序的催化剂,推动全球货币体系与金融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美祭出“金融核武器”
  美欧日等国已对俄央行外汇资产实施了全面的金融制裁,不仅冻结俄罗斯在美资产,阻断俄罗斯外部的国际货币融资渠道,没收俄外汇储备,限制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结算,阻断俄企业在全球金融市场融资等(外币“阻击”),也转向卢布和以卢布计价的主权债制裁等(本币“阻击”)。
  冻结或罚没被制裁对象在美资产。制裁瞄准合计1.4万亿美元规模的俄罗斯资产,涉及俄罗斯银行业将近80%的资产,制裁对象包括Sberbank和VTB Bank在内的多家俄系统性重要银行。
  限制被制裁实体在美国金融市场投融资。被美国纳入制裁名单的实体,将无法在美国境内开展投融资行为,甚至会被取消或冻结国家间或国际机构前期已签订的财政或大型项目资金融资,无法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获得融资。
  封堵金融基础设施,切断使用美元渠道。美西方宣布禁止俄使用SWIFT,这一限制措施被称为“金融核武器”。SWIFT是全球最主要的金融信息传输平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万多家银行与金融机构均使用SWIFT系统进行金融信息传输。美元在国际支付结算中占比超过四成,在国际储备货币中占比超过六成。根据SWIFT数据,此次参与联合制裁声明的国家货币美元、欧元、英镑占到世界支付金额的近90%。
  限制俄罗斯央行,攻击俄外汇储备“要塞”。除美国外,欧、英、日等都参与制裁,其储备禁令影响将波及俄全部6500亿美元黄金外汇储备中的75%,折合4680亿美元,其中约有一半的外汇储备受到制裁,大大削弱了俄央行出售外汇储备、平稳外汇市场的能力。
  制裁大棒下,美欧等跨国公司巨头大举从俄撤资。美欧主要银行、投资资金、航空公司、汽车制造商等巨头已中断对俄出口,或停止与俄合作,大举撤离俄罗斯,实现“脱俄”。未来撤离俄罗斯的西方企业阵营还将进一步扩大。
  俄拿出“盾牌”反击
  重压之下,俄也拿出“盾牌”予以反击。如,允许以卢布支付外国债权人,针对“不友好国家”和实体实行出口管制,宣布出台政策限制外资退出俄市场并将其在俄资产国有化等等。
  事实上,近些年,美国已经对俄罗斯实施了100多次制裁。长期制裁下,俄罗斯悄悄建立起了坚固的金融“盾牌”,积极推行“去美元化”进程:
  一是建立本国金融信息交换系统(SPFS),推动建立卢布米尔(MIR)支付系统。截至2021年11月,SPFS使用者达到400个,完成俄境内转账20%。但相较于SWIFT,SPFS在使用者数量、使用频率、适用范围等方面仍显不足,无法与SWIFT系统相抗衡。
  二是积极联系其他发展中国家,包括与中国能源贸易采用人民币计算,与中国建立PVP支付系统,还积极推动MIR、中国银联、印度RuPay和巴西ELO进一步打造“金砖支付”系统。
  三是俄政府充实外汇储备并调整资产结构。近年来,俄政府坚持稳健保守的财政政策,严格控制预算支出,将大量油气收入转化为战略储备,积累了充裕的反危机资金。国家主权基金大幅减持美元资产,提升欧元、人民币、黄金占比。黄金储备从2014年的460.9亿美元扩大至2021年末的1330.7亿美元,涨幅近2倍,黄金储备占国际储备比重也从12.0%提升至21.1%。同时,将企业债从美元换成卢布,曾经占主导地位的美元现在只占俄罗斯外汇储备的16%。
  四是加快推动俄金融资产“去离岸化”。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经历了私有化、证券化、美元化过程,导致大量资本外逃,成为典型的离岸经济国家。克里米亚危机以来,普京号召将俄大型企业注册地转移到俄法律管辖区内,筹建俄罗斯贵金属交易所,在境内建立境内离岸金融中心等一系列去离岸化措施,这些反制手段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国金融制裁的威慑力。
  下篇:国际金融体系或催生新平衡
  美国借俄乌冲突抢占欧洲能源市场,并利用金融制裁获取大量俄罗斯企业和居民财富,打压欧元、打击卢布,短期内巩固了石油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但中长期看,美国金融制裁可能遭遇反噬,使国际金融体系围绕效率与安全达成新的平衡,美元化与去美元化力量博弈将进入新阶段,中、欧及其他主要经济体也将更加重视本国资产安全,去美元化力量加快积累将使国际金融格局出现深刻重大调整。针对此,我国应充分做好推演、预判和预案。
  金融不再中性,规则随时可改
  ——将深刻改变全球金融制度与金融规则的基本逻辑。
  过去几十年全球金融市场运行的制度基础已经在动摇,金融全球化趋势将会被逆转。金融不再中性,规则随时可以修改,私有财产不再不可侵犯。美国滥用金融制裁使得美元变成“高风险国际结算工具”,推升非美元货币主权风险溢价,加速金融“去全球化”和“去美元化”趋势。
  ——SWIFT公信力削弱将推动国际支付结算多元化发展。
  SWIFT系统作为准公共物品,服务于全球经济贸易和金融交易,应该具备独立性和公正性,不应为任何一个国家所操控。如今,SWIFT系统的公信力正在持续衰减,中立性受到挑战,促使各国积极寻求替代品,加快全球非SWIFT支付结算系统发展,并形成双边或小多边的支付结算格局,即中欧、中俄、欧俄等非美经济体在支付结算中避开美元和SWIFT系统,转而采用其他货币和其他结算系统。一旦新的支付结算格局成型,美元比重将进一步下降,出现两套甚至多套支付结算规则标准,非政治化将成为一国选择支付结算渠道的重要考量,势必加速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
  ——国际资本流向和全球债权债务结构将更趋分散。
  金融制裁将深刻改变全球资本流向与资产配置结构,不排除国际资本加速从华尔街转向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全球债权债务结构更加分散化。出于安全性考虑,亚洲、拉美、非洲地区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很可能减少美元融资,以降低被“围猎”的风险。在这一格局下,全球跨境资本流动在传统以美元、欧元为主体的基础上,将形成多元化货币循环,外汇储备管理机构会将外汇资产转移到境内。
  ——国际储备货币格局“去美元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金融制裁将使其他国家将保障储备资产安全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并推动全球储备货币格局的深刻调整。
  一方面,进一步加速欧元、人民币等货币“去美元化”进程。数据显示,全球以欧元支付的交易金额正在逐渐追上美元,2020年10月,欧元的交易额甚至超过了美元。2021年1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一份旨在强化欧元地位与金融体系建设的战略文件,强调要在深入建设欧洲银行联盟及资本市场联盟的基础上,加大以欧元结算的债权证券、能源及商品交易,开发数字欧元作为现金支付的补充,同时发行绿色债券来为大型投资项目融资。此次乌克兰危机中,美国借力使力打击欧元,势必会加速欧元“反抗”美元的进程。
  另一方面,加速多元非核心化进程,即有多种主权货币、黄金以及法定数字货币发挥储备货币职能,但没有现行体系下类似美元居于绝对主导地位的货币,各种储备货币在全球储备体系中的比重相差不大。发挥货币锚和储备货币职能外,同时也能发挥支付手段和价值尺度职能。在这一格局下,超主权数字货币将发挥类似于金本位体系下黄金的作用。
  我国须做好中长期战略应对
  在中美博弈加剧的态势下,我国应重新审视持有巨额美元资产的安全性问题。须未雨绸缪,进行情境推演,做好战略预判和中长期战略应对。
  做大做强我国金融资本的“蓄水池”。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股权融资市场,积极稳妥发展期货衍生品市场和场外市场,统筹推进与多层次市场体系相适应的发行、上市、交易、持续监管、投资者保护等关键制度创新。深入推进债券市场创新开放发展,稳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丰富债券品种,扩大永续债和熊猫债发行规模。优化国债期限结构,改变目前中期国债比例过高现象,进一步整合债券二级交易市场。稳妥放开对境外投资者的回购融资限制,丰富风险对冲工具,完善境内外债券评级,拓宽债券回流渠道。坚持一级托管的账户体系,实行账户和金融活动的本土化,发展在岸的离岸债券市场,满足离岸人民币合理的投融资需求。
  加快建立人民币计算支付清算系统网络。坚持本币优先,在商品交易、双边货币结算中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推动跨境支付清算渠道、投资融资渠道的分散化和多元化,引导境内企业减少美元计价结算,积极利用其他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做大做强离岸人民币清算系统。同时,加快推动CIPS与SPFS和欧洲的贸易往来支持工具(INSTEX)互联互通。完善数字人民币体系,加紧开发基于区块链的法定数字货币。
  大幅降低对“美元-美债”循环的依赖。推动外汇储备多元化,积极促进进口国伙伴将贸易盈余再投资于中国,打造全球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与全球41个国家达成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未来应推动尽可能多的经济贸易合作伙伴选择人民币与人民币国债作为安全资产配置,逐步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区域货币循环圈。
  极端情形下可考虑外汇调控货币换锚。俄罗斯、欧盟在应对美国金融制裁方面的措施值得借鉴。一旦未来美国对中国实施金融制裁,将中资银行或中国主权机构排除在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CHIPS)之外,我国可考虑停止将美元作为境内外汇市场调控的锚货币,而换作其他非美元货币(如欧元)、特别提款权(SDR)等。此外,可以比照欧盟模式,必要时由国家设立特殊目的机构,应对美国单边制裁、封锁汇款路径等风险。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