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在向党的十七大作的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国在1980年的农村改革恢复了农户家庭经营之后,虽然实现了以世界7%的耕地和6%的水资源,承载着世界22%人口,并且对全球减贫贡献达67%的成绩;但是,由于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至今仍然超过六成,劳均耕地只有约半公顷,而且中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数如果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计算仍然高达一亿以上。这一系列数字时刻提醒人们:农业、农村、农民,始终是关系中国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
自2002年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直强调“三农问题重中之重”。必须清醒地看到,解决好“三农”问题带有长期性、艰巨性,当前农业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为此,自2004年以来,中央已经连续就“三农”问题发布了四个一号文件,出台了免除农业税、种粮直补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特别是从2005年10月中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以后,又在2007年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强调农业本身具有多功能性的新的指导思想;随着近年来这些政策的逐步落实,出现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恢复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深化农村改革等方面多年难得见到的好局面。我们有信心在2020年达到全面小康的时候,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处在“现在进行时”。为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十七大有关精神,更好地了解、支持新农村建设,我们专访了“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
新农村建设新意何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不完全是一个新提法。温铁军教授指出,我国上世纪50年代,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就曾经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964年提出的“农业学大寨”也有很多加强农村基本建设的内容。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论是从经济层面,还是从社会发展层面来看,都已经站到了新的起点上。可以说,这是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在我国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有条件实现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时候,执政党做出的必然选择。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都有一个加强和改善农村各项事业的客观需要,都会以国家或地区财政所带动的政府公共投资为主,进行农村的基础设施改造,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保持农村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其实,早在2002年末胡锦涛总书记就强调,要把财政增加用于农村公共品投入部分,主要放到县以下基层,特别是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文化。而以往我们尽管说是增加农村的财政开支,但往往是各个部门把财政盘子分了,县以下农村基层真正得到的很少。另外,就是要加大国家资金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明确指出要把资金用到村以下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小项目上,要让农民直接获利。
温铁军说,“新农村建设的新,从内涵上看,首先应该新在农村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随着国家财政形势的全面好转,国务院正在推动以往的建设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化,显著增加了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一方面逐渐提高农民的国民待遇,另一方面加大国家支农资金对乡村基层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使农业有一个稳定发展的基础。第二个“新”,是农村上层建筑的改革和社会制度的完善,以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主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建立适应农民需求的基层公共管理、医疗服务、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新农村的第三个“新”,是乡土中国的人文传统和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应该重新认识农村本来就拥有的田园风光是生态文明的价值所在,把在城市中已经相对过剩的人才引入农村,帮助农民发展各种社会文化组织,使农民生活在一种相对比较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之中,同时也有利于社会其他方面,特别是让一些精神紧张、不堪污染的城里人被田园诗般的农村所吸引。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20字概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温教授认为,新农村建设的20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也是对以往片面追求GDP导向的一种矫正。其中,管理民主、乡风文明这两条要求都和农村上层建筑有关。如果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例,诚如温家宝总理所说,这项意义重大的改革就不单纯是调整分配关系,更主要的是改变不适应农村生产力的上层建筑。据此,当前应该特别强调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执政党领导下农民群众的伟大实践,自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各地一直都在努力推进。温铁军认为,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业发展出现转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五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3年增长了4.3%,2004年曾长了6.8%,2005年增长了6.2%,2006年增长了7.6%,达到3587元,与2002年的2476元相比增幅很大;2007年可望继续维持在7%以上的增长幅度上。
第二、中央的财政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从重新发布一号文件的2004年起,用于农村的资金总量平均增长超过13%;2006年达到3397亿元,2007年增长到3912亿元;主要用于农村基本建设和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这种加大投入的政策将会长期持续下去,农村和农民的社会需求和生活环境就会根本改观。
第三、农民的国民待遇得到切实改善,2007年已经在全国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面达2068万人。2006年起在全国推行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将获得免费教科书和寄宿生生活费补助。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加快,长期困扰农民的“看病难、吃药贵”问题也将得到缓解。另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研究和采取措施,切实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大病医疗保险统筹,探索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并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第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呈现良好的势头,欠发达地区综合文化站的改扩建和农村危旧公共文化设施的改造步伐逐步加快,有关部门正采取多项措施,着力实施农村文化重点工程建设,改善、提升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准。
新农村建设能否解决好“三农”问题
温铁军教授说,“如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的三农问题将会长期地存在,不能简单化地给三农问题开药方,切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更不能搞一刀切”。他指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地矛盾日益紧张的基本国情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关系仍然会极大的制约着“三农”的可持续发展,缓解“三农”困境的要点,是以国家主导的方式减缓土地、资金、劳动力三要素流出农村。因此,建设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需。
温教授说,提到新农村建设,有些人首先联想到的是村庄建设和环境整治,在有些地方干部那里,出现了弄虚作假、侵犯群众利益等现象;有些甚至打算把城里已经走向反面的“水泥的森林、柏油的沙漠”也搬到农村去。这恰恰违反了新农村建设的本意。
温铁军教授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党中央明确了政策界限。应当坚持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的原则,调研、试点先行,抓好规划和示范,有步骤、有重点、有区别地逐步推进。他认为,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各地由于发展差距很大,条件和进程不同,在具体工作的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新农村建设还是应该把调动农民积极性、让农民真正受益,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放到第一位。同时,要坚持发展多样化的农村经济,协调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建设,以及基层党组织建设。
新农村建设需要制度保障
温教授特别关注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在宏观上,他强调必须加强政府的相关制度建设,使其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相对合理的环境。在过去单纯追求GDP的政绩导向之下,以GDP论英雄的结果是,各级政府把招商引资任务分给了所有干部,谁完不成任务,头上的乌纱帽就可能保不住,靠边站待岗;完成了任务不仅提拔快,还能得到利益、甚至占用“股权”。这种干部体制问题的解决,要看是否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重新设定考核指标。此外还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要切实加强对地、县、乡三级党委、政府干部的培训,彻底转变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把中央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基层。第二,要加强农村基层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借鉴像“整村推进”的扶贫方式这样的成熟经验,推动农村的综合发展,以有限的项目资金投入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来源:《中国报道》2007年第11期 赵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