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雄忻高铁建设对路网格局优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
2023/2/24 9:50:00
 
  山西与京津冀同处华北、环渤海地区,自古以来人文经贸联系紧密,发展相互依存。雄忻高铁项目的建设为山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供了历史机遇。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设立是雄忻高铁项目推进的关键动因
  2020年12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雄安新区至忻州高速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2年10月1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雄忻高铁是中长期铁路规划“八横八纵”高铁主通道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新建正线长341.955公里,其中河北省境内227.566公里、山西省境内114.389公里,与拟建的京雄商高铁、既有的京雄城际铁路和既有的大西高铁、津保铁路等衔接,可有效缓解京昆通道石家庄至太原间、京广客专石家庄至北京段运输能力紧张状况,对于加快贯通北京经雄安新区、太原、西安、重庆至昆明的高标准京昆通道,完善高速铁路网布局具有积极意义。
  雄忻高铁的前身是连接忻州和保定的忻保客专。该项目已被反复提出20多年,相关论证旷日经久。虽然在2016年铁路中长期规划的图上显示,但项目何时开工建设仍是未知。在雄安新区设立后,忻保客专迅即以雄忻高铁的身份被纳入京昆高铁通道,直接推进了雄安新区第一批高铁建设,不仅从时间上推到了最前面,时速标准上也提升到了350公里/小时。京昆高铁选择雄忻,既能照顾到河北山西更多没通高铁甚至没通铁路的县域,也让雄安新区的发展有了更大的腹地和储备优势。
  一条高铁线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集中在沿线区域的辐射范围,也就是常说的高铁经济带。雄忻高铁途径的冀西、晋北以及可延伸的陕北,多数为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经济相对欠发达,交通不便,许多县甚至还没有普通铁路。建设雄忻高铁,可极大改善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地区对外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密切沿线与京津冀和山西中部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有效缩短京津冀和晋中两大城市群的时空距离,使晋北、陕北与冀中、冀西地区一道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对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增强京津冀、雄安新区等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雄忻高铁建设对山西和太原的交通区位具有显着提升
  雄忻高铁不仅有助于缓解京津冀地区客运压力、优化路网格局,同样对于山西省和太原市的对外交通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山西出省进京的铁路交通格局彻底改观
  多年来,山西省多山的复杂地形条件制约着同京津冀鲁等地的对外交通联系,太原东出太行山的列车线路形成了以途径石家庄为主的交通格局。石太客专承担了山西与京津、山东和河南三个方向的客流,不仅自身能力紧张,也增加了京广高铁郑州至北京段的压力。在运行动车组的同时,石太客专还要担当石太间的普速列车任务。因太中银铁路的影响,这条线路还要承担银川、兰州、西宁、乌鲁木齐等西部城市通往北京的一部分普速客运任务。
  太郑高铁建成通车后,太原到郑州、长三角等方向的高铁列车已经不再绕行石家庄,由此亦缓解了京广高铁郑州至石家庄段的压力。鉴于石家庄一直是太原进京的必经之地,京广高铁石家庄到北京段的运输能力依然紧张。
  雄忻高铁建成通车后,将会承担起山西中部城市进京的主通道功能,京昆高铁北京至太原段已经调整由大西高铁、雄忻高铁、京雄高铁(京昆段)组成,不再经过石家庄。未来,太原前往雄安新区的通行时间将会缩短在一个半小时之内,前往北京的时间缩短在两个小时之内。
  (二)山西的通道功能和太原的枢纽能级将大幅提升
  从全国铁路网层面看,目前我国西南、西北和华北、东北地区的交通大多要经过京津地区,由此加大了环首都地区的客运压力。大西高铁太西段的开通并未改变北京至西安的高铁动车绕道郑州的格局,京广高铁进京段的压力并未因此而减轻。京广高铁石家庄至北京段和石太客专的运力紧张形势要求尽快打开新的通道。
  雄忻高铁在联通京雄和太原的同时,东西双向均还可以继续延伸,因此引致了相关省份高铁建设的连锁反应。从东向看,待天津到雄安的津雄高铁建成后,太原到天津和东北的高铁列车也将改行雄忻高铁。西向的延伸价值更为突出。在雄忻高铁正式确定之后,陕西、宁夏同山西一起行动,推动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青岛-银川通道太原以西段放弃了原定的太中银铁路改造提速方案,转按时速350公里/小时新建项目列入相关规划。
  雄忻高铁一旦完工,银川、兰州、成都、西安、重庆前往北京、雄安以及天津、东北的高铁将不再绕行郑州、石家庄,而改经太原后转雄忻高铁。这样不仅能改善京津冀地区铁路路网格局,有效疏解环首都地区的客运压力,也将使山西成为连接西南、西北和华北、东北的高铁通道。随着石太客运专线和京广高速铁路进京段交通压力的缓解,太原到京津和雄安的始发列车以及西部地区进京的经停高铁数量都将大幅增加,太原的高铁枢纽地位和辐射能级也将大大提升。
  三、太忻一体化是山西省对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
  高铁并非外生于城市的独立事物,而应被作为重组城市空间的结构性要素来对待。雄忻高铁和山西进京新通道不仅承担了客流组织功能,也应成为都市圈空间发展的骨架。
  (一)太原在全省的首位度和在全国的影响力亟待提升
  2019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提出因地制宜推进都市圈建设。2021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2022年3月印发的《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明确要求,“健全省级统筹、中心城市牵头、周边城市协同的都市圈同城化推进机制。”
  目前国内都市圈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相对成熟的三大核心都市圈(地区),其着力点在于增强要素配置枢纽功能,提升国际竞争力;第二类是正在加快发育的都市圈。其中,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和西安都市圈规划相继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中部地区武汉、郑州、合肥等市的都市圈建设也都获得了国家的明确政策支持;第三类是潜在的都市圈,包括太原、石家庄、南昌、南宁等城市。这类都市圈内部联系不够紧密,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弱,和次中心城市的同城化水平低。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山西总人口为3491.56万,相较10年前的六普总人口流失了79.65万,是十年间全国六个人口减少的省份之一。同期太原市常住人口达到530.41万,相较六普人口增加110万。这说明山西省实现了部分外流人口的回流,很多山西人选择留在太原;忻州市常住人口268.97万,相较六普人口减少37.78万人,忻州成为山西省人口流失最严重的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低、产业基础薄弱、物价水平较高是忻州市人口流失的重要原因;晋中的人口337.95万,相较六普人口增长了13.01万,晋中市成为山西省除了太原之外,仅有的人口正增长的地级市。这与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综改示范区建设有密切关系。
  近5年来,太原已经成为全国发展速度最快的省会城市之一,但同推行了更多年“强省会”战略、都市圈基本成型的城市相比,太原的经济总量明显偏低,太原在全省的首位度和在全国的影响力亟需提升。如何以省会之力带动山西全省人口回流,通过加快都市圈建设增强对周边人才的吸引力,充分发挥核心城市太原的辐射带动作用,是当前太原乃至山西全省发展所面对的重大问题。
  (二)雄忻高铁及京昆新通道为太原北向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根据都市圈的本质涵义,都市圈是核心城市辐射带动的区域,不仅包括辐射范围内的大中小城市,还包括农村地区。300万人以上的城市,辐射半径100公里左右。目前,太原同榆次、忻州、阳泉、吕梁的直线距离分别为27公里、64公里、88公里和129公里。其中太原和榆次距离最近。近年来,太原榆次致力于同城化发展,山西综改示范区引领太原城市南向发展取得显着成效,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人口吸引力。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把榆次并入太原的呼声一度很高,后晋中通过太谷撤县设区告别了单区市。但从都市圈规划建设出发,太原发展还要考虑空间距离并不远的北部等周边地区。忻州的人口和产业基础目前还难以承载都市圈次中心城市的功能,亟需新的发展动力。
  另一方面,山西省需要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2018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关于支持山西省与京津冀地区加强协作实现联动发展的意见》,从山西11市的产业发展、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基础建设和教育等多个方面对山西省融入“京津冀”地区做了一系列规划。2021年7月,山西省政府发布实施《山西省“十四五”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区域融合发展实现高水平崛起规划》,对山西省在“十四五”时期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和毗邻地区合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经济活动的聚集和散布往往同时发生。当一些高级别的专业活动向京津雄地区迁移时,其他对用地需求较大或专业程度稍低的活动则可能向冀晋两省的城市迁移。融入国家战略和吸引产业转移需要落地空间,人员交流和物资流动需经过一定的通道。石家庄对要素资源的吸附必然影响京津雄和太原之间的直接交流联系。在太原南向发展和太原榆次同城化已成共识并积极推进、山西省为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寻找落地空间之时,雄忻高铁的建设将太原城市发展的关注点引导到城北面向京津冀的新通道。
  2021年12月,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融入京津冀和服务雄安新区重要走廊、中部城市群发展隆起地、全省先进制造业集聚地、世界级旅游康养目的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五大战略定位和“一轴双核多组团”的空间布局,并分2025年和2035年两个时间节点明确了发展目标。围绕这些目标,《指导意见》部署了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转型发展产业新体系、打造太忻科创共同体、构建与京津冀联动发展高地、建设高品质宜居宜业宜游区等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2022年2月23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在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对外公示,标志着太忻一体化战略进入实施阶段。
  从太原都市圈的角度审视,通过太忻大道和太忻城际铁路的建设积极推进太忻一体化建设,吸引产业和人口集聚,使之与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南北呼应、两翼齐飞,可以大大加快太原都市圈的发育。太原作为盆地,西、北、东三面环山,北面能够用于发展的平整土地资源不多,同时忻州发展滞后,面临人口持续流出的形势。太原北向发展确有难度,但这些困难也意味着其土地和劳动力的要素成本相对较低,现代工程技术能力可以克服自然障碍获取新的交通区位优势。从全国更大的尺度看,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可以大大拉近太原都市圈与京津雄的距离,增强更快对接服务雄安新区、更深融入京津冀、更多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能力。通过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留住山西省原本可能流失的人口,同时吸引一部分西部地区人口。
  总之,雄忻高铁的建设和京津雄新通道的形成,为太原城市北向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大西高铁太忻段作为太原北向发展的空间骨架,将推动太原都市圈多中心网络格局的形成。
  四、相关建议
  (一)重视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对毗邻地区的引领带动
  雄忻高铁的快速启动和高标准建设说明,尽管山西省未被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范围,但是相关政策规划依然充分考虑了对山西省的引领带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其他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在聚焦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应重视对毗邻地区的引领带动作用。
  (二)全面评估雄忻高铁对山西的机遇
  太忻一体化既是山西省对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更是对雄忻高铁新机遇的认识把握。太忻高铁在改变山西交通区位的同时,更会对太原在城市体系中的位势产生积极的提升作用。随着雄忻高铁的建成通车,山西面向京津冀地区联系的门户功能将从阳泉转向忻州。建议山西省和太原、忻州等市全面评估和最大程度利用雄忻高铁创造的机遇,推动城市发展的转型升级。
  (三)尽早开展太原都市圈规划
  太原发展的北向战略值得肯定,但太忻一体化本身不是对南向发展的否定,更应作为整体太原都市圈的组成部分。未来的太原城市发展应充分利用好太原榆次同城化基础,尽快形成南北两翼齐飞的局面。建议紧密跟踪借鉴全国的都市圈建设的经验,及早研究编制太原都市圈规划,明确空间开发的优先顺序,有序开展培育工作。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