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分享一下有关增长极战略与产业园区的关系。
大家肯定有疑问,我们国家有增长极战略吗?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们国家没有任何一个文件提出实施增长极战略,但是我告诉大家,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实施最成功的就是增长极战略。什么是增长极?增长极是一个点,就是说经济发展不需要太大的空间。
区域增长极理论是在法国学者弗郎索瓦·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佩鲁研究提出,经济增长并非在所有行业和空间均匀分布,而是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这些行业常常集聚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这些点就是增长极。产业聚集在一个点上,会出现很神奇的效果,经济要素的聚集,使这个点迅速崛起,就会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所以在区域经济学界,对这个理论还是很认同的。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在东南沿海地区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大特区,1984年又在沿海地区的开放城市设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1990年设立了浦东新区。这些举措都获得了巨大成功,不仅在当时当地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伴随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这是增长极理论在神州大地上的成功实践,谓之增长极战略当不为过。
深圳通过40多年的发展快速崛起,由宝安县的一个小镇发展成为一个人口超过千万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的奇迹。在世界历史上,很难找到能够在如此短时间内发展如此快、如此好的案例,所以深圳这个案例充分证明了增长极战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深圳特区于1980年8月26日成立。当时确定的面积是395.81平方公里,是宝安县所辖的一个镇,直到前几年,国家才把整个宝安县全部纳入到特区范围内,面积达到1,997.17平方公里,2022年,深圳的GDP32,387.68亿元,超过了我国中西部很多省份。很多人对此迷惑不解,深圳成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深圳成功的原因有很多,开放的政策、体制的创新、大量人才的聚集等,深圳的迅速发展还得益于前期大量的投入,短时间内形成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的经济要素。如果范围太大,即使投入再多,效果也不会这么好。
深圳是宝安县所辖的一个镇,并不是把整个宝安县都作为特区,体制创新就比较容易,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和体制创新比较成功是深圳成功的两个密码。由此可见,深圳市发展很快,并不是靠面积大,恰恰是面积小,才能取得如此好的效果。
深圳的崛起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过去并不发达,改革开放之初还非常落后,深圳的崛起发挥了示范作用,与其相邻的东莞、番禺、顺德、南海等地均受深圳的辐射发展很快。
第二个例子就是浦东,浦东新区是1990年成立的,面积532.75平方公里。2009年4月将南汇区划入,面积达到1210平方公里,占上海全市面积的1/5左右,2022年GDP16,013亿。浦东的发展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发动机,不仅带动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同时也拉动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从深圳和浦东的经济发展状况可以看出,GDP的创造不需要太大的空间,首先要找准一个点,然后给予大量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同时推进体制创新,就能迅速推动其发展,这就是“增长极效应”。
关于增长极效应,有三个特征。
一是世人瞩目的焦点。特区也好,开发区也好,是为了把更大范围的经济要素聚集起来而设立的,要给投资者传递一个信息,这个地方是国家或省市的发展重点,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资本的本质是追求利润,投资者手握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投资机会,一旦发现就会把资金投到那里。这也说明宣传很重要,要扩大影响,让更多的人知道,尤其是让投资者知道,因为他不知道就不会来投资,也就是说“造势”很重要。
二是人才聚集的“高地”。高素质人才愿意去的地区,一定发展机会很多的地方。人才聚集是增长极战略的必要条件,很多投资者也会把人才来不来作为一个重要选择因素。在某种程度上,现在深圳对人才的吸引力已经超过了北上广。
三是要素流动的“洼地”。有句话叫“水往低处流”,这里的“低”指的是成本低,低成本是投资者选择的重要条件。资本追逐利润,哪里利润高,就会向哪里聚集。投入成本低从而收益率高,比如说土地成本低、基础设施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等。成本越低,利润就越高。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本在全世界范围流动,但资本流动具有选择性,那就是选择成本低的地方。实施增长极战略,就是政府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降低投资者的成本,把成本“洼地”效应发挥出来。
我的第二个观点,产业园区:所在区域的经济增长极
我们知道特区只有5个,数量很少,国家级新区现在有19个,每个省合不到一个,但是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可能每个市、每个县甚至每个乡镇都有,正是因为这些产业园区才对市县乡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999年,我曾主持国家发改委一个题为“21世纪特区开发区发展战略”重点课题,全国当时有32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我带领课题组逐个去调研。经过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设立开发区是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开发区发挥了体制创新的功能,在大力引进和利用外资、不断进行各种超前改革和试验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区域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已成为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技术与管理的创新区和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
什么是开发区?我认为开发区是小特区,空间范围比特区小,但是实施特区的体制和政策。在设立开发区的时候,邓小平同志有一段话,我们可以在沿海地区设立开发区,面积不要太大,实行特区的体制和政策。此后,开发区应运而生。事实证明,开发区在改革开放以来,发挥了很大作用。1984年,在14个开放城市设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到1999年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已有32家,在每一个城市都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我们把其称为现代化城市的标志区。
当时开发区实行了什么发展战略?我们总结了三条,一是体制创新战略;二是三个为主战略;三是滚动开发战略。
体制创新战略。开发区普遍实行了管理委员会(管委会)体制,个别是公司体制。体制创新对于开发区来讲,是生命、是灵魂、是动力。
管委会是所在地区党委政府的派出机构,相当于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前敌指挥部,最突出特点就是精干高效,人员精干、集中统一、工作效率高。
第二就是改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开发区不是自己在搞产业,是要聚集全国、全世界的经济要素来发展产业、发展经济。集全省全市之力,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有的搞“七通一平”,有的搞“九通一平”,投资者来了,建厂房,买设备,很短时间就能投入生产。
第三是服务,开发区很早就提出建立服务型政府,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对外、首问负责制,是开发区创造出来的模式,开发区管委会明确提出为企业服务,服务产业发展。
三个为主战略。三个为主指以工业为主、以外资为主、以外销为主,这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适应的。开发区所在地区经济实力弱,需要吸引外商投资,提高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开拓国际市场,所以强调外商外资外销。我们认为中国的企业和外国企业要享受同等的待遇,因此在此基础上提出三个并重:一是内外资并重。其中蕴含着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并重,就是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可以享受开发区的政策和服务。二是内外销并重。开发区生产的产品不能只供出口,国内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三是二三产业并重。很多开发区远离城市,最远的离城市50公里。如果仅仅搞工业,没有服务业,没有商贸居住,远距离通勤,成本很高。所以我们提出发展服务业,后来演化为产城融合。
滚动开发战略。就是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发展。也就是产业园区建设初期不要搞得很大,要加大投入,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非常完善。坚持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全国第一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大连,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如基础设施达到“七通一平”,每平方公里需要投资1亿元,30平方公里就需要30亿元。当时大连市政府一次拿不出来这么多钱,所以分三期实施,第一期 10平方公里,投入10亿元。第一期完成后,再搞第二期。
最后总结一下,建设产业园区的目的:一是招商引资,发展二三产业;二是增加就业岗位,吸引劳动力;三是增加税收,为政府财政作贡献。因此产业园区建设要始终坚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城融合、实现产业集聚,实行城乡统筹。产业园区的开发模式可概括为“三集主义”,即集中发展、集群发展、集约发展。集中发展就是不要到处布点,不要遍地开花,搞“村村点火,户户冒烟”;集群发展就是发展产业集群,上下游配套,产业链比较完整;集约发展就是集约利用土地,单位面积有更多的投入和产出,杜绝浪费土地和粗放利用土地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