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2020年稳增长添动力的几点建议 |
2020/3/12 10:23:00 |
2020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又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还是开启新三十年我国“由大转强”新征程的基准年,起着承上启下的战略作用。保持2020年宏观经济稳定发展意义重大。从年初遇到的源于武汉的新冠肺炎重大疫情看,2020年注定是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坚信在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不仅会取得此次重大防疫攻坚战的胜利,而且中国经济也将借此获得新的动能,朝着更高的发展目标迈进。对此次重大疫情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经济所产生的影响,社会上有许多担心,甚至产生大量悲观的情绪。研判2020年中国经济、投资形势,既要考虑这个短期巨大冲击的影响,也要正视其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一些长期问题的交互影响,更要看到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机遇。盲目乐观不可取,放大短期悲观情绪缺乏信心更不可取。对此,我想就2020年稳增长添动力提出以下看法和建议: 一是与前现代经济不同,就现代经济发展来讲,重大的自然灾害只是一种短期的“干扰”或“强干扰”,不会改变一国原有的经济发展趋势。这已被2003年“非典”疫情、911的冲击等证实。 二是坚定信心、稳预期是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如果当前人们对疫情的悲观情绪过度蔓延,并与我国经济发展本身存在的下行压力交织,可能会导致我国经济形势显著恶化。这一点与2003年“非典”时期确实有较大的差距,2003是我国经济处于增长的“上升期”,而现在是“下行期”。因此,当前必须把稳预期放在宏观调控的首位。而稳预期最主要是减弱对冲击巨大的重要行业以及小微企业的冲击,而不是开闸大放水,财税政策和特殊的求助政策应成为宏观调控的主导。“减租减息减税”是主要措施。在当前防疫攻坚战正在出现“拐点”的情况下,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减租减息减税的具体措施。这里特别建议用降低银行存贷款利息差、银行业减利的办法代替“降息”措施,稳存款利率,促进各类银行降低贷款利率,降低企业成本。 三是从稳全年经济来看,稳需求至关重要。既要稳投资、更要稳消费,今年在“六稳”基础上要加一稳,既稳消费,构成“七稳”。稳预期、稳就业、稳消费、稳投资、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从稳需求来讲,稳消费是第一位的,稳投资是第二位的。 四是稳消费要出更多的实招,做到精准有效。过去两年国家出台了不少稳消费的政策,主要用改革的办法促进巨大消费潜力的释放,这方面的改革举措还应加大,特别是要加强支持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居民消费的时空便利化水平。另外,对低收入人群在经济下行期和疫情爆发期因物价上涨或收入减少而出现的购买力下降要给予较大力度的直接补助。还建议对经济型乘用车购置税减半,促进汽车市场需求的回升。 五是稳投资核心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和着力增加公共服务方面和加大提质增效方面的投资。不能再搞“大水漫灌”,不加区分地扩大投资。扩大投资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1)增加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民生方面的投资、投入,近期尤其要着力加大财政对医疗服务方面的投资、投入。医疗科技发展以及大数据监测方面将是未来投资的一个长期增长点。(2)大力增加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质量提升方面的投资。就传统产品来讲,我国生产能力极强,但质量优的产品严重偏少,即中低档产品过剩,高档产品短缺。许多产品的最大附加值和最大效益来自于是否做好技术和质量的最后5-10%,我们许多企业的供给效率低、效益递减,就是无法在这最后的5-10%高精环节实现突破。因此,做好最顶端的5-10%,提高产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我国工业发展扭转报酬递减律影响的关键。全面改造我国的制造业,特别是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中小制造业的竞争力应成为我国未来扩大投资的重点。建议国家应尽快制定一个十年制造业全面提升质量(包括品质、品牌等)计划,作为国家建设制造业强国的一项重大举措。(3)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体制基础,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方面的投入,全面提升我国的新技术发展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房住不炒”的战略定位、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手段,坚决抑制投机性需求,降低投机的回报率,使其对创新发展的抑制效应降到最低。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商事制度改革,并与深化税收、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提高企业创新活动的回报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