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要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补齐农村发展和民生短板,让亿万农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央党校教授王小广:经济发展新阶段只能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趋势和要求,否则发展就会面临风险或者走弯路,甚至出现重大挫折。中国要在未来发展中继续保持发展优势,避免出现重大系统风险,也为了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特别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唯有走高质量发展这条路。
在经济发展新阶段,我们不能再依靠蛮力,以高强度投入促进经济增长。高投入所取得的速度效益,势必出现效益递减的发展瓶颈。而高质量发展依靠提高创新能力,犹如更换了马力强、性能高、安全性好的发动机,所谓新动能就是“创新驱动”。创新是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源泉,正因如此,总书记在2014年就作出了“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指出我们的发展动力必须转换,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尽管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但这些年中国发展还不错,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抓住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抵消了一部分传统经济的负面影响。所以,从产业角度来讲,我们要实现“双新”发展,将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真正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第一,一定要发展新产业、新技术,各地努力培育自己的优势,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平台经济、大数据等领域,以大幅提高效率。第二,旧产业必须更新换代,要对传统经济进行全方位升级改造。比如,不管是生产上、营销上,还是服务与管理上,利用大数据技术都更为精准,精准地发现问题、精准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大大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生产的效率和服务的效率,以及政府监管的效率。
可以说,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催生了一些新业态,另一方面,疫情也给经济带来了冲击。
而当下如何攻坚克难,使中国的经济加速恢复?
第一,我们要坚守底线思维,抓实“六保”,以免危及社会稳定,从而被迫使高质量发展趋势出现倒退。第二,各行业各地方坚决不能放松高质量发展的标准、要求,不讲质量效益、不努力优化创新发展的环境,仍然按照速度效益思维来办事肯定是不行的。第三,我们要以改革开放驱动高质量发展。因为高质量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密切关联的。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和《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都可以理解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的两大举措。另外,在深化关键领域改革的同时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实际上,近年来放松市场准入、金融开放等方面我们都卓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