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集约经营的历史、现状和发展(一)
1998-1-1 14:22:00
 

一、集约经营是今后我国农业的唯一出路

    从土地利用的角度来看,发展农业生产,可以有以下三种办法。

    1、粗放经营,主要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产量。其条件是耕地后备资源比较多。人类历史上曾经有很长一段时期就是靠这种办法维持生存与发展的。但用这种办法,土地生产力难以有大的提高,甚至还会遭受破坏。我国黄土高原的形成,许多地方大面积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就是历史上粗放经营所结下的恶果。  

    2、提高单产与扩大耕地面积相结合。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曾经采用过这种办法。据美国哈佛大学德?希?珀金斯研究,中国从1400年到20世纪中叶,人口增长了79倍,而人均粮食消费量却基本不变。粮食增产的途径,一是提高原有耕地的单产,二是扩大耕地面积。他分析,鸦片战争前的450年间,中国粮食增产量中,因单产提高引起的占百分之四十几,因扩大耕地引起的占百分之五十几。 另据国内学者研究,明代农产品的增产约有80%是由于耕地面积的扩大,而清代农业的发展则只有20%是由于开垦新地,更多的是由于单产的提高。尽管对具体比例数字的认识不一致,但对增产的原因是两个方面,中外学者的结论是共同的。美国、日本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过程中,也都采用过类似的办法。

    3、集约经营,即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集中投入较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尽量采用先进技术,主要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量来增加农产品。世界上各发达国家现在基本上都是采用这种办法。例如,日本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70年代末人均耕地仅7分多),二次大战后,已无荒地可垦,集中力量在原有耕地上增加投入。l977年平均每公顷耕地占有农业固定资本l64.3万日元,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良种化等,农业产量大幅度增长。l945年全日本水稻播种面积286.9万公顷,总产587.2万吨,1979年水稻播种面积降为249.7万公顷,产量却增长了l倍,达1195.8万吨。美国人少地多,耕地资源丰富。但本世纪20年代以后,不仅不再扩大反而逐步减少耕地面积,走集约化的路子。二次大战以后,用约30年时间实现了农业现代化。l940年全美国农场资产总额为529亿美元,l977年达6548亿美元,增长了10倍多。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占有生产性资产额,l940年为3326美元,l977年达121417美元,超过了工业职工人均占有资本额。 70年代初与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相比,美国玉米单产水平提高了1.45倍,小麦单产提高了近l倍。 收获面积减少了,而农产品产量却有很大增长。

    以上三种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类社会农业生产从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再到现代农业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种办法,各国早已不采用了。第二种办法,有些国家还在采用。但用这种办法,也要求有较充足的耕地后备资源才行。据有的学者研究,全世界可以用于种植的土地为34亿公顷(占世界土地的25),而到本世纪70年代只耕种了l4亿公顷,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但是,我国却已不再具备这样的条件了。我国虽地域辽阔,但国土面积中平原只占12%,大部分是土质瘠薄的高原、山地和丘陵,而且干旱、半干旱地区占53%,真正适宜耕作的土地并不多。经过世代开垦,已经所余无多。据估计,目前全国还有宜农荒地约5亿亩,其中真正能够垦为耕地的仅1亿多亩,而且多分布在边远落后地区,开垦难度大。 另外,我国各项建设事业总要占用一部分耕地,l9571981年的23年间共占用5亿亩,同期,垦荒新增耕地3.2亿亩,增减相抵,净减l.8亿亩; “六五”期间(19811985)全国共占用耕8752万亩,开荒5063万亩,净减少耕地3689万亩,平均每年净减737万亩;1986年占地1662.4万亩,开荒702.6万亩,净减959.8万亩。 1987年以后,由于公布与实施《土地管理法》,占地有所减少。但从总的趋势看,新增耕地仍难以抵补被占用的耕地。据测算,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耕地总面积将减少2亿亩。 因此,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唯一出路,就是集约经营。

二、我国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历史回顾

    集约经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大量投入活劳动,即以手工操作为基础的传统农业性质的集约经营。一种是大量投入物化劳动,即以机械操作为基础的现代化集约经营。

    我国的农业,在50年代中期实现合作化以前,属于典型的传统农业。1952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仅l.8亿瓦特, 平均每亩耕地仅0.1瓦特。这一年,全国有拖拉机1307台,②而美国则有410万台。③因此,我国的农业生产主要靠人力。例如每生产l00公斤玉米,美国l9551959年平均只需0.8个工时(1965l969年又降为0.28),④而我国直到1986年还需要42.9个工时。⑤

    尽管从1 5世纪到本世纪中期的数百年间,我国农业增产量的相当部分是由于扩大耕地面积,但同时,我国在传统农业范围内也达到了高度集约化的程度。迫于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历代农民主要依靠人力在有限的耕地上精耕细作。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改良种子;  (2)引进新作物如高梁、玉米、蕃薯等;(3)改变耕作制度;如实行两熟制等;(4)改良农具;(5)增施肥料;(6)兴修水利,等等。这些措施,并非农业生产力的根本性变革,但长期劳动集约、精耕细作的结果,我国土地生产力却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1952年,我国平均每亩粮食产量l76斤,⑥比同样是传统农业的印度单产88斤⑦高1倍;稻谷平均亩产322斤,⑧远远高于印度的l53斤、菲律宾的l71和泰国的172斤,与已经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美国的369斤相差无多。 以上数字,我国是按播种面积计算,其他国家是按耕地面积计算,如换算成同一口径,我国亩产水平还要高一些。帕金斯认为,到本世纪60年代,印度和泰国的粮食单产水平仅比我国东南和西南的亚热带地区l400年的单产水平略高。我国传统农业高度劳动集约化所取的成绩,为世界所公认。

    但是,在传统农业范围内,单纯靠劳动密集,土地生产力的提高终究也是有限度的。我国粮食亩产在19世纪达到200斤以后, 始终停滞不前甚至还有下降,这其中,旧生产关系和战乱阻碍、破坏生产力,是一个方面的原因;传统技术条件下生产力的潜力已经挖尽,也是很重要的原因。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中期,我国农业带有恢复性质。1957年的粮食单产将近200斤,只是恢复到19世纪的水平。l957年以后,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净减,单纯靠传统农业的劳动集约化,已经不可能满足我国日益增加的人口对农产品的需求了。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合作化以后,我国农业生产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越来越多地采用新技术,大量增加物质投入,进入了向现代化的资金密集型农业过渡的新的发展时期。l978年,我国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ll75亿千瓦,农用大中型拖拉机557358台,联合收割机18987台,农用载重汽车73770辆,分别比1952年增长了652倍、425倍、66倍和263倍。l987年农机总动力为2483.6亿瓦特,大中型拖拉机为880952台,联合收割机为33802台,农用载重汽车为550192辆,又分别比l978年增长了l.1倍、58%、78%和6.5倍。l987年全国还有农用小型及手扶拖拉机530万台,比l978年的l37.3万台增长了2.9倍。机耕面积,1952年只有1 3.67万公顷,1987年达到3839.3万公顷;灌溉面积,1952年为l 995.9万公顷,.l987年达4440.3万公顷;机电灌溉面积占灌溉面积的比重,1952年只有1.6%,l987年达55.9%;化肥施用量,l952年为7.8万吨,1987年达l999.3万吨。 从l953年到l987年,国家对农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1025.44亿元, 加上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投资,数额更为庞大。

    经过几十年的大量投入,我国按耕地平均的物质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例如,l986年平均每亩耕地农机的累计投入达47.57(不包括报废部分);平均每亩拥有农机动力158瓦特,比1952年的0.1瓦提高了l500多倍。又如,l987年平均每亩耕地施用化肥

26.8斤, 比l952年的0.1斤 提高了260多倍。

    从农户的角度看,据50年代初土改结束时对2315432户农家调查,平均每百户(包括经过土改后的地主和富农)拥有的土地以外的主要生产资料为,耕畜61.6头、犁52.6部、水车l0.4部。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农民的生产工具无论是量还是质都发生很大变化。据1987年统计,全国农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的主要生产性固定资产为,汽车0.28部,大中型拖拉机0.4台、小型和手扶拖拉机3.75台、机动脱粒机2.15台、胶轮大车7.05辆、胶轮手推车41.36辆、抽水机1.24台、水泵2.48台、机动船0.27条。 役畜和犁农民现在仍普遍使用,但在生产资料中已不居主要地位了。至于水车,多数地方则已经不用。需指出的是,l987年的统计数中,不包括集体所拥有的固定资产,如果加上这二部分,数量将更多。

    生产力的变革最终会导致土地生产率的突破。l957年以后,尽管有“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粮食亩产还是在1978年突破了300斤。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农村改革,充分释放了生产力,l982年亩产又突破400斤,l987年达484斤。③单产提高速度这样快,在中国传统农业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充分说明采用现代化技术、增加物质投入的重要性。

    应该看到,与经济发达国家的现代集约农业相比,我国在物质投入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既表现在物质投入的数量上,也表现在质量上。拿农机来说,1987年,我国平均每万亩耕地拥有大中型拖拉机6.12台。④而l983年一些发达国家平均每万亩耕地拖拉机的装备情况是,美国16.15台,日本249.1台,联邦德国l35.7台,英国51台,法国58.9台,意大利82.86台,加拿大9.5台。⑤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拖拉机不仅数量少,在质量性能上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例如,美国70年代拖拉机的平均功率即达70马力以上,西部平原谷物农场标定的是121马力,能牵引741厘米的犁铧的拖拉机,有的使用四轮驱动214马力、能带1 0个犁铧的拖拉机,时速9公里,日耕地l80亩。机具的作业幅度普遍加宽至l020,并采用悬挂装置和复式作业。 而我国拖拉机功率一般在四五十马力,速度慢、作业面窄、质量差。又如,美国按价值计算的拖拉机与机引农具的配套比,70年代初即达12.6,②而我国即使按实物计算的配套比,l987年仅为11.18。③再如,美国农机更新很快,农场每年用于购置生产资料等生产开支的费用约占农场总收入的80%,④而我国农机更新慢、老化严重。据l986年末统计,全国有近8000万马力农机动力使用期超过l 2年。⑤其他农机,如各种摘采棉花、花生、蔬菜、水果的机械,以及牧草收割打捆、码垛机械,美国等国已广泛使用,而我国还基本是空白。至于化肥、农用电力、生物技术工程、农用运输、农机农技服务等方面,我国与先进国家也存在很大差距。

    这种差距还可以从资金占用和用工量两个方面得到反映。先看资金占用,前面已经谈到,美国l977年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占用的生产性资产额已达12万多美元。超过了工业职工人均资本占有额。其他发达国家也大抵是这种情况,例如日本1979年平均每个农户的农业投资额约为208万日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105万日元,剔除土地费用后,尚有近100万日元。 而我国l987年平均每户农民家庭拥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仅为人民币909元。 即使是情况较好的种植业经济联合体,平均每个从业人员占有的固定资产原值,也只有1091元。③

    用工的情况刚好相反。据美国学者卜凯30年代的对比研究,当时我国单位面积种植业所用人工,小麦为美国的23倍,玉米为美国的14倍,高梁为美国的l3倍。④现在,美国农业完全实现了现代化,用工更少了。70年代中期,美国每种一亩玉米仅需0.63工时,每亩小麦仅需0.48工时。⑤而我国农业的劳动密集度则比30年代更高了。1986年,我国每亩玉米和小麦分别需用16.28个标准劳动日(130.24工时)13.72个标准劳动日(109.76工时)。⑥两国农业在用工方面的差距更加扩大了。

    国外有的研究者认为,中国传统农业的集约化程度远高于美国的现代农业,其主要依据就是中国农业的人工投入比美国高得多。⑦这种说法恐怕是不全面的。活劳动投入为主和物质投入为主,是集约化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对比两者的集约度不能只看一个因素。如果把人工投入和物质投入都量化为资金,就可清楚地看到,美国那种物质投入为主的现代农业的集约度远远高于我国以活劳动投入为主的农业。

    总的看,我国农业从50年代末开始,进入了由传统的活劳动投入为主的集约农业向现代的物化劳动投入为主的集约农业转化的时期,现在仍处于这样一个转化过程之中,完全实现农业现代化,还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

三、我国各地处于农业集约化的不同发展阶段

    从传统的集约农业转化为现代的集约农业,需要具有如下条件。  (1)在原有技术基础上,劳动密集的增产潜力已经挖尽;(2)有较充裕的资金和较发达的农用工业;(3)农业劳动力相对短缺。目前,我国只有东南沿海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基本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多数地区则还不具备。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将先行一步,其他一些地方相当时期内则仍将以劳动密集为主。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水热资源丰富,适宜于发展农业,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种稻劳动强度大,平均每亩用工量比其他粮食作物多50100%。加上复种指数高等因素,沿海农业比北方农业的劳动集约度要高得多。这是沿海地区人口多的一个主要原因。与此相应的是人均占有耕地少,l987年江苏、浙江、广东和山东平均每个农业劳动者(包括国营农场职工,不包括务工等农民)占用耕地分别为3.352.31.943.06亩,而北方一些省、区如山西、陕西、内蒙、宁夏、新疆、吉林和黑龙江则分别为6.094.0811.357.961 1.479.4217.22亩。 近年来,沿海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较多,否则,劳均耕地面积还要少,例如,把务工的人包括在内,江苏l987年平均每个农村劳动力仅占有耕地2.55亩。 长期劳动集约的结果是土地的高产出。据学者研究,东晋时南方水稻亩产已达200多斤,唐朝达300多斤, 明、清之际,江苏、浙江的水稻单产突破400500甚至600斤,达到了传统农业技术条件下的极限。清末以后,社会动乱、战争和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使沿海农业衰落了。解放后,逐步恢复,直到50年代末,江、浙的水稻单产也未能突破历史最好水平。此时的沿海农业,已在呼唤着现代化了。

沿海地区的商品经济历来比内地发达。例如,l949年江苏全省共有手工业从业人员73万人(其中15万在农村),占当时全国手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ll.3%。 解放后,沿海地区的分工分业进一步发展,特别是70年代以后,农村工业勃兴,更加扩大了商品经济的规模。江苏l970年全省的农村工农业总产值l07.9亿元,其中工业产值7亿元,仅占6.5%,l985年农村的工农业总产值为614.2亿元,其中工业达357亿元,占58.1%。 十几年时间,农村工业产值增长了50倍。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繁荣,为农业现代化创造了实现条件。

    首先,分工的扩大使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务农劳力相对不足。l987年,江苏乡村劳动力中务农的占60.2%,浙江为64.5%,山东为75.1%,广东为71.9%;而北方一些省区如陕西为81.7%,内蒙古为88.9%,甘肃为81.4%,宁夏为87.6%,新疆为92.3%,黑龙江为86.1%。沿海有些地()县乡,甚至有70%、80%、90%的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转出去的大多是精壮劳力,留下来的多为老弱病残,有的地方只好让乡镇企业工人兼营农业,结果不仅农业上不去,乡镇企业的生产也受影响。有的地方大量雇佣外地劳力。例如无锡市所带三县,外来劳力已达25万人。 但现在雇工工资高,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大量雇工并不合算。总之,沿海一些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已经相对短缺,不可能再靠劳动集约来发展农业了。为避免农业衰退,这些地区的广大农民强烈希望采用机械作业以代替手工操作,增加物质投入以减轻活劳动投入。农业现代化作为一种必然趋势,已经成为生产力的主体――广大农民的主观要求了。

    其次,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积累了资金。70年代中期,江苏的农村工业还刚起步,那时农业靠自身积累,平均每亩每年积累11元。 尽管当时这在全国是很高的积累水平,但靠此实现现代化,只能遥遥无期。乡镇工业发展起来以后,情况不一样了,19781985年全省仅乡、村两级集体所属工业企业,就提供支农资金272358万元,④加上运输、建筑、商业、服务业等企业的支农资金,数额更大得多。1988年江苏全省从各种渠道征集建农基金6.06亿元⑤按此粗略估算,每年每亩耕地约可增加积累近l0元。浙江省近年来从各种渠道征集农业发展基金,每年约可筹3亿元, 全省2600多万亩耕地,平均每亩10元多。在一些经济实力特别强的地方,各方面用于农业的积累更高。例如无锡县l9771980年乡、村两级工业利润直接用于农业的投资,按每亩耕地平均,分别为42.25元、43.85元、36.71元和48.73元。

    总之,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活劳动集约型的农业已经没有进一步发展的余地,并且已经具备了向现代化的物化劳动集约农业转化的主、客观条件。一些大中城市郊区也大体是这种情况。例如,北京顺义县农村劳动力已有70%以上转到非农产业了, 农业劳动力相对不足;由于乡镇企业发达,集体的实力雄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业积累,1988仅喷灌和机械化夏收两项,平均亩投资240元,l989年平均每亩耕地可拥有固定资产700元。 所不同的是,有些新兴城市郊区农业历史短,劳动密集型未能象沿海地区那样得到充分发展。

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沿海发达地区和一些城市郊区将先行一步。例如,江苏省有关部门1985年测算,太湖地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平均每亩需要投资400500元,全流域1250万亩耕地,需5060亿元投资,除去历年投入的l9亿元,尚需30--40亿元,按当时乡镇企业利润用于农业积累的水平,加上农业自身积累,经过十几年努力,苏南多数地方有可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实践的发展表明,这一估计是符合实际的。据1987年初报刊报道,苏州市42个乡镇工业比较发达的村,三麦和水稻的机械化程度分别达85%和55%,高的已达90%以上,平均每亩三麦从种到收只需13个工时,水稻需60多工时, 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亩用工量的10%和35%。类似这样的事例,在全国很多。京郊顺义已出现一些生产全过程机械操作,经营几千亩土地的现代化农场,种种迹象表明,今后一段时期发达地区现代集约农业前进步伐有加快的趋势。  

比较起来,中西部的广大地区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方面,将落在后面。这里有几种情况,一种是类似于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广大农村情况的地区,农业依靠劳动集约,尚有发展潜力。例如,据陕西省委农研室对三个地区的l000个农户的调查,1986年粮食生产平均每亩物质费用21元,投工l6个。 这一年,全国粮食生产的亩均物质费用32.05元,用工14.85个。 陕西的物质费用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4.5%,而用工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7%。陕西各地基本是小麦、玉米产区,这一年全国小麦亩均物质费用41.02元,用工l3.72个;全国玉米亩均物质费用34.8元,用工l6.28个。④显然,陕西粮食生产与全国平均水平比,不仅物化劳动投入少,活劳动投入也不足。活劳动投入,除了当年生产投工,还包括兴修水利、平整土地等农田基本建设中投入的劳动积累。这方面,山西、陕西、甘肃等与发达地区相比,也有很大差距。农业集约程度低,是这些地区土地生产率低的重要原因。1987年山西平均粮食亩产294斤,陕西320斤,甘肃250斤,不仅大大低于北京的612斤,江苏的670斤,山东的550斤,广东的558斤,而且低于全国平均的484斤。 以北方粮食主产品小麦、玉米而言,山、陕、甘三省小麦平均亩产300斤左右,玉米为400斤上下;而北京分别为550斤和666斤,山东分别为490斤和764斤,②差距也很大。

    当然,自然地理条件差,也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但总的来看,在这些地区进一步增加活劳动投入的发展余地还是很大的。这方面,大寨和昔阳的例子很有说服力。大寨处于典型的干旱山区,自然条件差,但经过长期艰苦奋斗,农业生产达到很高水平。大寨发展的初期,国家并没有给多少帮助,主要依靠劳动积累,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后期的1970--1975年,亩均农田基本建设投工仍达104.3个。劳动集约,是大寨农业高产的主要原因。昔阳县学大寨,全县l9691979年劳动积累10011万个工,建设了大量“三保田”和“海棉田”,使全县土壤有机质含量达1%到l.5%,达到了许多自然条件好的地区的水平,农业因而大幅度增产。③昔阳和大寨能做的,山、陕、甘多数地区也能够做到。过去的农业学大寨运动,搞了许多形式主义的乃至虚假的东西,但是,大寨在缺少现代化手段条件下,依靠劳动积累改变生产条件的作法,还是应当肯定。

    此外,对山、陕、甘广大农村来说,在手工劳动基础上改进耕作技术,也有不小的增产潜力。例如这几年,山西一些地方发展“立体农业”,推广“双高田”。具体做法是“特别注重种植结构的合理性和时间利用的科学性。在空间结构上,同时种植作物有高杆、有低杆,有喜阳、有喜阴,有纵向生长、有横向生长,有宽叶、有窄叶,有地上、有地下;充分利用太阳能量;在时间顺序上,依据作物生长期长短不同的特点,套种、间作、混作,交叉衔接,一轮接一轮,充分利用生长季节。” 采用这样的耕作技术,亩用工量大大增加,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农业。结果,土地生产率大为提高,山西1987年共有209万亩“双高田”,普遍是亩均产粮1000多斤,收入l000多元,全省只要把l8%的耕地(全部水浇地和沟坝地的一半)建成“双高田”,就可拿到目前全省一半以上的粮食产量和150%的农业产值。②  

山、陕、甘广大农村及类似地区农村分工分业不发达,山西有煤,农村工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高一些,l987年达41.8%,而陕西、甘肃则仅为25.9%和l4.5%。③由于分工不发达,农村普遍缺少资金,不具备发展现代物质集约农业的条件。而农业劳动力则是充裕的。1987年三省农村工业吸收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山西为ll.1%,陕西为7%,甘肃为2.7%,④绝大多数农村劳力仍从事农业生产。这些地方人均耕地面积虽然比江、浙、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多,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也还是人多地少。按原有的耕作方法,农业劳动力有不少剩余,在其他各业吸收不了的情况下,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变耕作技术等办法增加农业的活劳动投入,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力问题的重要出路。例如,昔阳县19691979年用于农田基本建设的劳动积累工,相当于同期农业生产直接投工数的64.2%。 又如,山西省临汾县许多农村人多地少,农业劳力“按粗放经营的方式单一种植,一年农活只用4个月就可完成,还有8个月空闲,更不用说还有大量辅助劳力了。随着立体田的发展,使许多社员投资有用场,干活有地场,技术能用上,做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劳尽其力,劳力过剩的矛盾大大缓和”。几年前,有的理论工作者已经提出,我国北方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土地能容纳更多的劳动力,这一点不应该忽视”。 这个意见是合乎实际的。

    处于中部腹地的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及其类似地方,情况与山、陕、甘有所不同。这些地方农业的劳动集约程度与沿海发达地区不相上下,有的甚至还要高一些。1987年农业劳动力人均占有耕地,江西2.58亩,湖北2.57亩,湖南2.08亩,四川l.93亩,比山、陕、甘等省要少得多,比全国平均水平也低。长期劳动密集的结果,土地单产水平也比较高。根据历史资料,上个世纪湖南稻谷单产水平与江苏相差不多,湖北则超过江苏。本世纪20年代,两湖水稻单产均比江、浙高。 l987年湖南粮食平均亩产比江、浙高,赣、鄂、川三省则略低。

    尽管这一类地区农业发达,但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那里的社会分工落后于沿海地区,1987年农村工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江西为19.2%,湖北25.2%,湖南22.9%,四川22.8%,②与山、陕、甘的比重差不多。8086%的农村劳动力仍集中在土地上。③由于土地单产比较高,靠增加劳动投入增产的潜力已经不大。因此这一类地区农业劳力剩余问题比山、陕、甘等西北地区突出。湖南益阳地区1983年调查了ll81户,责任田和家庭副业所需要的工日,只占农民实际出勤工日的51%。④在二、三产业一下发展不起来,耕地容量又有限情况下,农业剩余劳力的一条主要出路是开发非耕地资源。这些地区在荒山、荒坡上植树种草,发展林、牧业,还有一定潜力。例如,据周其仁l984年调查,四川盆地的“盆底区尚有近3000万亩疏残林地、瘦薄坡耕地和路旁、田间林地可供营林。如果有l50200万亩地用集约方式营林,每年即可容纳1.952.66亿工日的劳动,创造6.89.1亿元净收入”。⑤另一条出路,就是向沿海发达地区乃至西北不发达地区流动。从更长远一点看,如沿海发达地区农业实现现代化,西北部地区农业靠劳动密集再上新台阶,国内的粮食压力大大缓解,则中部各省或许能多腾出一些耕地发展耗用人工较多的经济作物,使农业劳力过剩问题得以缓解。当然,这仅是一种设想,未必切合将来的实际。

    总之,我国中部和西北地区尽管情况不太一样,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农业都仍将走以活劳动投入为主的集约经营之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将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当然,以劳动密集为主,并不完全排斥现代物质、技术投入。现在中西部的农业虽然仍以手工操作为主,但已广泛使用化肥、农膜、农药等等,已经不再是典型的传统农业了,而是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阶段,不过是过渡的时间比沿海要长罢了。

在北部和西部还有些地方,例如新疆和黑龙江的一些地区,农业历来比较粗放,现在也是人少地多,劳动力相对短缺。土地单产虽然不高,但由于人均占有土地多,农民的收入并不少,有一定资金积累能力。这样的地区有可能在国家帮助下,不经过劳动集约阶段而直接发展物质集约的现代化农业。但这在广大中西北部地区,只是一种例外。

 
 
  • 标签:农业 集约经营 
  •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