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取向
2009-11-5 16:29:00
 

(成文于2007年10月1日)王梦奎先生原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历来以发展的宏观思考见长。如今他在全国人大任职,同样关注着我国发展的重大挑战和出路应对。

他的这篇在东亚经济论坛上的演讲,是“希望能找到一个最大公约数”。这个“公约数”包括:第一,从种种条件分析,中国即使出现市场经济条件下常有的周期性经济波动,也不会改变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大趋势。从中长期观察,中国经济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第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持乐观态度,并不是盲目乐观。中国经济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他在罗列了五个方面的问题之后说,这些都是大问题,如果搞得不好,都是有可能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

第三,根据国家发展的任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相应采取五个方面的社会经济政策:一是用推进技术进步、转变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发展战略,减轻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二是实行协调发展战略,缓解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三是实行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政策,促进社会和谐。四是进一步加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对外经济贸易关系中追求互利共赢。五是坚持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制度。

2003年起,我就一直认定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能不能发展得起来,或是发展的速度是快还是慢的问题,而是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是传统的发展方式不转变,中国发展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问题。中国的人口实在是太多了,或如先生所言,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总和不过10亿,而偌大一个中国,一下子就超过了13亿!“困难可想而知,而且需要长时期的努力。就像一艘负载沉重的大船在大海风浪中前进,必须十分谨慎地驾驶”。

由此,我想起我曾在多个场合提倡,中国的发展一定要致力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持续创新,也即将传统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导入并提升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市场化的路径和境界。现在回过头来解读这“三新”,竟发现和王先生五个方面的基本政策取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了。所谓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当然是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谓协调发展、社会和谐,集中到根本一点无非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型城市化。至于国际经贸关系,不过是把市场化扩展到国际市场体系;而深化改革,正是新型市场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所有林林总总的政策举措,都生发于对存在问题的理性分析和当前形势的科学估量,并由此得出对于今后发展基本路径的明确取向。“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语出《世说新语·言语》)。从来没有大方向不明而小路走得正的。写到这里,我于是想到要把本篇不过千余字的短文,题目冠之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取向》了。

(刊于《发展规划研究》2007年第7期)

 

 

实现持续发展的基本政策取向

◎王梦奎/

 

中国经济有许多矛盾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现象。国内外对于中国经济有许多矛盾的评论。中国经济形势和发展前景,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每个人关心的重点不同,我讲些基本观点,希望能找到一个最大公约数。

中国整个经济不会发生大的波动。从中长期观察,中国经济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因为:第一,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城乡建设大规模开展,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第二,中国具有比过去雄厚得多的物质技术基础。从原材料到机械设备,供应能力都是充分的。为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中国将进口更多的商品。第三,中国劳动力成本在上升,但劳动力比较便宜的优势短时期不会丧失。第四,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制度在不断完善。第五,中国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全国上下一心一意谋发展。第六,国际和平环境,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革命,给中国提供了比较好的外部条件。

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持乐观态度,并不是盲目乐观。中国经济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第一,资源和环境制约,土地和环境的成本在上升;第二,发展不平衡,包括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地区之间不平衡,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第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矛盾,包括收入差距扩大和其他社会利益的冲突;第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第五,国际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以及中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困难。

根据国家发展的任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相应地,应采取五个方面的社会经济政策:

第一,用推进技术进步、转变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发展战略,减轻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近30年来,中国单位GDP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是下降的,经济效益是提高的。目前中国主要工业部门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仍然高于发达国家,这和中国的发展阶段有关。中国有可能通过采用新技术而发挥后发优势,降低资源消耗峰值,缩短消耗增长持续的时间,用比较少的投入完成工业化进程。

第二,实行协调发展战略,缓解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近30年来,中国各地区经济、城市和农村经济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总体上是扩大的趋势。作为2020年的奋斗目标,需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协调发展战略,抑制差距继续扩大。

解决城乡差距问题,中国在从两方面努力:一是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二是农村的建设和改革。

第三,实行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政策,促进社会和谐。中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主要精神是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协调和稳定。新的政策,是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注重民生,注重解决社会问题,包括实行更加积极的反贫困政策,扩大就业的政策,发展教育和医疗卫生,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目的是保证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发展和改革的成果。

第四,中国将进一步加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中国在对外经济贸易关系中追求互利共赢。中国支持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完善,积极推进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和自由化。国际贸易摩擦和利益纠纷是不可避免的,但完全可以本着互利共赢的精神,扩大各方面利益的汇合点,通过磋商与协作妥善解决,实现共同发展。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中国将坚持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制度。这也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文章来源:浙江经济网)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