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文于2007年2月6日)党的十六大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论,逐步形成并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四位一体”的战略部署,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全面进步,民生切实改善,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回顾以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发展战略的成功制定并有效实施,有赖于对发展态势和前景清醒而准确的判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展望未来,需要对我省所处发展阶段和面对的挑战,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剖析。
一、发展阶段分析
2005年,我省生产总值达到1343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433美元。2006年,我省实现生产总值1564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31684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3975美元。今后5年,是我省进入人均生产总值4000-7000美元区间、发展模式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
继1996年我省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1149美元)以后,近5年浙江经济连续跨越了三个台阶:一是2002年,用了5年时间突破了2000美元(2051美元);二是2005年,用了3年时间又突破了3000美元(3433美元);三是预计2007年,仅用2年时间将跨上4000美元的新台阶。按2005年价格、年均9%的增速测算,预计2012年我省生产总值将达26300亿元,人口将达5140万人,人均生产总值将达52000元,按2005年1∶7.8的汇率计算,约合6700美元;考虑人民币升值因素,若按1∶7.0的汇率计算,约合7400美元。
对今后5年我省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可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从国际看,浙江经济发展已迈过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下限,跨入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道重要“门槛”。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轨迹看,人均生产总值3000美元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台阶①。如能较好解决发展模式的转型问题,通常会进入一个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期。如日本保持了长达12年的高增长(1961-1973年),年经济增长率达9.8%;韩国持续了11年(1983-1994年),新加坡与香港更是长达33年之久(见表1)。
从国内看,初步测算,2008-2012年浙江经济总量与广东、山东、江苏等沿海发达省份的差距可能会有所扩大,但人均生产总值仍有望保持在广东、江苏、山东之前(见表2、表3)。
从经济运行态势看,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波动共经历了5个周期(见图1)。
从经济运行特征看,周期内经济增长率的峰谷落差,在第3个周期(1984-1993年)内最大,达到22.6个百分点。2001-2005年则呈现出明显的“适度高位平滑波动”的新趋势——峰位降低、谷位上升、波幅收敛。
经过近5年的较快增长后,考虑到我省经济内生增长机制基本形成、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步伐加快等因素,预计未来5-10年,浙江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是“平滑调整后在较高平台稳定增长”,今后5年浙江生产总值应可保持9%以上的年均增速。
二、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人均生产总值4000-7000美元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深刻转型的过程。从国际上成功实现转型国家的经验,结合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未来5年及更长一段时间浙江发展阶段的特征,可从四个“倒U型”曲线来加以把握(见图2)。
一是在知识经济发展基础上的传统工业产值的“倒U型”曲线。随着人均生产总值的增长,传统工业产值占生产总值比例变化呈“倒U型”轨迹,即传统工业的占比不断下降,而高科技含量、高信息化程度、高附加值的非物质性、技术服务性产业的占比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演进。
二是在收入水平提高基础上的社会财富分配差距的“倒U型”曲线。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富差距呈先扩大再逐步缩小的“倒U型”轨迹,即只有当一国或地区的贫富差距越过最高的临界点,才能进入到贫富差距逐渐缩小的良性阶段。
三是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能源资源消耗速率的“倒U型”曲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速率最终实现“低增长”,乃至“零增长”甚至“负增长”。
四是在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生态环境污染及破坏程度的“倒U型”曲线。即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生态环境污染程度及治理成本会有一个快速的上升,而后随着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再逐步得以缓解和降低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2%,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评价经济发展绩效时,必须要有全面、清醒的认识。从总体上看,我省的增长方式仍然粗放,代价仍然较大,主要体现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
从投入看,浙江仍处在投资驱动发展阶段。2000-2005年我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6%。据世界银行资料,2002年世界平均投资率为19.9%,而浙江投资率达40.7%。2005年投资率为46.7%,比2000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但投资效果却在不断下降。浙江边际资本产出率(ICOR,等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生产总值增量之比)已由“八五”时期的1.38,上升到“十五”时期的3.31(见表4)。换言之,浙江每增加1元的生产总值需要投资3元以上,而美国、德国、印度等国则仅需1-2元。
从消耗看,要素成本代价巨大。从能源分析,尽管我省能源消费总量逐年扩大,但从国内比较利用效率相对较高。2005年,全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87,为“十五”时期最低,每万元GDP综合能耗为0.9吨标准煤(GDP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1.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32吨标准煤,也低于江苏、山东。从资源看,土地、水等资源的消耗正接近我省的极限。1996-2000年我省平均每年减少耕地面积21.95万亩,2001-2004年平均减少32.64千公顷,2005年我省减少耕地面积达20.51千公顷。2005年我省工业用水量比上年增长22.9%,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38.0%。
从排放强度来看,2000-2005年万元生产总值的废水、废气、废物排放量减少非常缓慢(见表5)。2005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废水排放量为23.31吨;万元工业增加值工业废气排放量为2.05万标立方米,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硫排放量为6.40千克;万元工业增加值产生固体废物395.95千克,万元工业增加值排放工业固体废物0.89千克。这些指标均比发达国家高几倍甚至十几倍。
高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2005年,全省八大水系、运河和湖库达到或优于国家三类水质的监测断面比例为64.9%。全省平均酸雨率为91.9%,比上年上升了1.9个百分点。近岸海域环境水质达标率仅为8.0%,污染程度位于全国沿海省(市、自治区)的第2位。由于环境污染严重,我省环境治理成本不断上升。2005年全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218.37亿元,比上年增长3.9%,占生产总值的1.6%。
三、发展主题与战略思路的初步考虑
今后5年,是我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攻坚期。由于处于四条“倒U型”曲线的上升段,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将进一步凸显,浙江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难度在加大,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任重而道远。
改革开放28年来,我省通过率先改革开放实现了相对的率先发展。应该看到,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区域经济竞争及新一轮发展的重心在于转轨发展。科学发展观具体到浙江,与我省发展阶段相结合,今后5年及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浙江经济发展的主题是“转轨促发展”。相对于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相对于浙江的资源要素支撑及环境容量,浙江转轨发展比全国其他省份更为迫切。只有率先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做好“转轨促发展”这篇文章,浙江发展才能走出资源环境、人才科技、体制机制等瓶颈制约,率先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顺应“转轨促发展”的要求,在发展导向和政策取向上,应突出以下“四个发展”:
一是集约发展。集约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着力推进“两个集约”:(1)集约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彻底摒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传统工业化路子,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增长代价;(2)集约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有效破除土地占用大、城市功能弱、人口转化慢的传统城市化发展弊端,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强化中心城市功能,培育高度组织化的城市群,不断优化产业人口的空间布局和城镇体系的功能结构,实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的协调发展。
二是创新发展。创新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核心动力,必须着力推进“三个创新”:(1)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大经济社会管理体制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再创我省体制机制的新优势;(2)大力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实施知识产权、标准化和品牌战略,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型人才为保障、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3)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强化依法行政,提升社会管理,完善公共服务,积极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三是协调发展。协调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必须着力推进“五个协调”:(1)以新型城市化为龙头,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发展的协调;(2)以发达地区为先导,将欠发达地区和海洋经济培育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区域发展的协调;(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社会进步与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4)以可持续发展为取向,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5)以“立足浙江提升浙江”为基点,推进“跳出浙江发展浙江”,促进内外发展的协调。
四是惠民发展。惠民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必须着力推进“三个惠民”:(1)坚持“创业富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实现民营经济的新飞跃,推进混合经济的新发展,让社会财富充分涌流,让人民群众勤劳致富;(2)坚持“服务利民”,提高公共服务效能和水平,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完善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长效机制,全面改善民生;(3)坚持“保障安民”,加快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提高就业的充分性、分配的公平性、保障的普遍性,完善转移支付、帮扶致富、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等制度,逐步实现安居乐业、共同富裕,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顺应转轨促发展的要求,在发展战略和路径选择上,要加快“四个转变”:
一是把发展的根本点始终放在发展模式的创新上,加快推进由传统工业化、传统城市化向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转变。总结我省以往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经验,遵循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论的要求,结合浙江发展进入新时期、新阶段的实际,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坚持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良性互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是把发展的着力点始终放在经济整体素质的提升上,加快推进由“求快求多”向“求好求精”的转变。浙江经济已经持续了28年的高速增长,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经济发展面临三大制约:(1)土地、水资源、能源和人才、技术等要素的制约;(2)环境容量的制约;(3)资源价格和工资上涨、环境社会责任分担、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等高成本的制约。随着省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以往的超高速增长已不大现实。全省经济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发展速度下,着力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三是把发展的竞争力始终放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上,加快推进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从国际上看,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充分证明了依赖资源和资本、而不是技术进步来提高生产率支持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性。从我省来看,以往投资主导,高投入、高消耗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未来阶段,要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市场制约、实现既定发展目标,必须加快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步伐,使发展更加借重于加快科技进步、科学配置资源以及提升劳动者素质。
四是发展的原动力放在改革深化和开放扩大上,加快推进由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推进民营企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促进民营经济的新飞跃。完善符合新阶段国际竞争要求的涉外经济体制,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建立符合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要求的更为公平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让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更多地为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更多地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和品质的提高上,保障全面小康社会强省富民目标的实现。
(刊于《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第二作者江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