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认识和利用经济结构的重要规律
2013-3-29 10:04:00
 

  内容提要:变革、调整经济结构,必须充分认识和利用经济结构的一系列客观规律和规律性机制,包括经济结构决定经济功能的规律、生产力发展对经济结构的基础性推动规律、结构载体与结构关系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经济结构演变和成长的耦合机制、整体结构对局部结构的扬弃规律、经济结构形成和演进的积累规律、经济结构的生长发育规律等,追求经济结构的整体合理与局部合理、相对稳定与优化升级的动态统一,提高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各方面工作的科学性、成熟性。

  当人们说到经济结构的时候,一般是指一定经济系统的构造规律、构造机制和构造特点。现代社会从微观到宏观的各种经济系统,尤其是国家、地区、部门等宏观经济系统,其结构日益复杂化,是多层次、多系列、多维度的经济利益关系、产业-技术关联关系和信息反馈关系相互交织的整体网络,具有牵一发而动全局的有机整体特征。经济系统的结构规律是决定系统发展状况的本质因素。变革、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变化,必须充分认识和利用经济系统结构形成、演变、成长的一系列客观规律和规律性机制,追求经济结构的整体合理与局部合理、相对稳定与优化升级的动态统一,以实现经济系统的最佳运行发展功能,加快经济转型步伐。

  一、经济系统及其结构

  经济系统是以人为基本要素,以资源、产品、商品、资金、物质设施等为中介物,以人与人之间一定的经济利益关系和其它经济、社会联系为纽带而构成的具有再生产功能的社会有机体。经济系统一般都具有大系统包含小系统,小系统包含更小的系统、大系统彼此耦合形成更大系统的多层次构造特征。其中,属于微观系统的主要有企业、事业单位、非企业生产经营单位、家庭、基层地区等,属于宏观经济系统的主要有行业、产业部门、地区、国家、全球等大系统,以及经济区、开发区、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等特殊系统。

  所谓经济结构,就是体现社会经济系统的基本构造规律、构造机制和构造特点的整体联系方式,是社会经济系统的构成要素、构造单元、子系统、分系统之间相互联结关系的整体模式。

  科学地认识和调整、变革经济结构,说明经济结构形成和变化的规律,不能不联系到马克思的有关理论。马克思从最概括的意义上把经济结构归结为“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1975年版,第82页),指出这种“总和”乃是一定社会形态的“现实基础”。其实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只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维结构,是把全社会的或至少是绝大多数的微观生产单位的“生产关系”看作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普遍性结构关系,将其总结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形式这样三种基本的关系。但如果进一步说明所有的微观单位如何构成行业、地区以致整个国家等各级各类的经济系统,那么,这种由小系统构成大系统、大系统构成更大系统的层次结构,就应当算作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二维结构。如果再进一步说明微观单位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横向关联关系,则进入了社会经济系统的三维结构。再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社会再生产各环节和经济发展各阶段依次过渡的系列并入进来,则形成第四维的结构。深入研究还可以找到第五维、第六维等多维度的结构关系。社会经济越是发展到高级的阶段,经济系统的多维结构关系网也就越复杂。

  但是,在社会经济系统的多维经济结构关系中,最基本、最本质的关系仍然是马克思所说的以物质资料为联结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即一些社会成员通过占有、使用、分配、交换、消费一定的物质财富而与另一些社会成员结成的经济利益关系,这种经济利益关系依历史条件的不同(实质是生产力水平的不同)而呈现为对抗性的、非对抗性的或二者兼有的特征,其他的结构关系都是这种本质性结构关系的派生性、外化性、延伸性的产物。正是这种经济利益关系及其派生的其他经济和社会关系,把一切社会成员联结、组织成一个个的氏族、家庭、企业等社会细胞,社会细胞又逐级组织成为行业、地区、国家等更大的社会经济系统。

  结构规律是经济系统本质的、深层的构造关系,具有不依人的主观意识而变化的客观性和相对稳定性特点。由一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阶级和阶层分化状况以及由此形成的人们占有、使用、分配、交换、消费物质财富的经济利益关系,社会分工水平、基本的产业构成体系以及产业体系对其他经济领域的影响、推动作用,经济结构决定经济功能、经济功能反作用于经济结构等,就属于这类构造关系。结构机制是结构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发挥作用的具体形式,具有随具体条件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的灵活性和复杂的因果关联性,是非本质的或较浅层本质的结构关系。一定时期的或某一类型的经济系统所具有的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区域分工及其经济联系、同一阶级和阶层中人们收入水平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等,就属于结构机制的范畴。结构特点是经济系统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与其他经济系统相区别的特有的结构特征,如具有特殊自然条件和特殊文化传统的国家和地区在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区域结构等方面的特征,经济系统内部各级各类分系统、子系统所构成的层次系列、并列关联系列及其相互耦合的方式等,就属于结构特点的范畴。

  经济系统的重大结构关系尤其是重大的经济利益关系,总是受到相应的制度以及承担制度运行功能的组织机构的反映和维护,形成客观的经济结构关系与人们制定的制度以及维护和执行制度的组织机构三者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的体系,具有“盘根错节”的复杂性和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制度性组织机构的设置状况、功能特点及其与经济结构、经济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般称为“体制”和“机制”,实际上是经济制度的运行方式和运行特点,是制度适应、维护和制约结构关系的动态形式。因此,调整和变革经济结构,总是离不开调整和变革相应的制度和制度性组织机构,也就是说,调整经济结构必须推进相应的体制和机制改革,形成与新的结构关系相适应的制度和体制、机制。

  二、经济结构决定经济功能的规律

  经济系统的结构决定其功能。譬如,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系统的整体结构决定了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实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紧密衔接、依次过渡的社会再生产循环运行,在循环运行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总量增长和系统由低级向高级的上升、发展,决定了系统对外部环境(包括市场竞争、经济和社会局势、生态环境等)所具有的一定适应能力和影响作用等。承担经济系统的生产、流通功能和部分分配、消费功能的实体组织是社会分工所形成的各类产业系统,产业系统的彼此耦合形成一定的产业体系,产业体系的结构即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主导性构成部分。

  经济系统的运行、增长、发展及其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等功能又反作用于经济系统的结构,促使结构发生改变。经济系统的功能发挥正常,则能促进系统的结构适应功能发挥的方向和要求逐步趋于健全;反之,经济系统的功能受外部条件的限制不能正常发挥,如因自然资源枯竭而不能过多地发展资源型产业、在市场竞争中长期处于劣势或出现社会革命、遭受战乱等,则能促使系统的结构发生改变甚至解体,形成新的结构。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目的在于追求更好的经济功能,即按照符合经济主体利益要求的功能目标,来改变经济系统的某些结构关系甚至整体结构特征。

  发展成果一方面用于外部,另一方面则反馈到内部结构上,促进结构的量变和质变。当前结构调整的实质:将发展功能和发展成果反馈到所需要的结构部位上。

  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本质上不同于无生命的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的结构,而是一种有组织、有生命、有复杂的反馈联系网的社会关系体系,具有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等重要功能。经济系统在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信息财富不断增加的基础上,内部新的经济主体和新的微观系统、子系统的不断产生,不断建立和发展与其他经济主体、经济实体、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结构一方面通过平衡--失衡—再平衡的循环式演进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新的结构关系和关系的承担主体不断萌芽、生长、发展,推动系统内部各级各类子系统之间的功能耦合网不断扩大,结构关系实现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成长和发展,系统的功能性质由此实现重大的进步性变化,系统由一种“内稳态”进到更高一级的“内稳态”,并为进一步的、更高水平的增长奠定了新的基础,创造了更优越的条件。

  三、生产力发展对经济结构形成、演变的基础性推动规律

  生产力是将社会经济大系统建立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之上的社会-自然分系统,是社会经济系统把自然资源转化为物质财富以实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经济结构是社会结构的基础,而生产力结构则是经济结构的基础。生产力就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所占有、使用、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物质财富能够被生产和再生产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决定着以物质财富为中介的人与人的经济利益关系能够被生产和再生产出来,即生产力的水平决定着人与人的经济利益关系及其派生关系交织成怎样的经济系统结构。

  正如生产关系作为本质性结构关系派生、外化、延伸形成社会的多维经济结构关系网一样,生产力结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构关系)作为本质性的结构关系,则派生、外化、延伸形成社会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社会分化形成怎样的产业体系、各产业之间形成怎样的结构关系以及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程度,实质上是以劳动分工发展为基础推动力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种外在化的形式。无论产业结构达到怎样复杂、高级的程度,面临多么复杂的问题,其内在的核心问题都可以归结为“造就怎样的劳动者、使用怎样的劳动工具、作用于怎样的劳动对象、生产怎样的物质产品”。所以,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处于基础性、核心性地位。经济结构发生进步性变化,乃是生产力发展直接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上升变化并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变化的结果;经济结构出现倒退性变化甚至紊乱、解体,则是生产力遭到干扰、破坏的结果。

  马克思认为,在生产力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条件下,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即新的经济结构是“绝不会出现的”,因为“人类始终只能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1975年版,第83页)。人们可以根据对科学技术进步及其向产业发展转化的必然趋势的认识,超前规划和推进经济结构的转变,但经济结构转变的目标、进程和实际结果最终要适应现实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接受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检验。实现经济结构的重大合理性、进步性转变,首要的条件是科学技术进步、产业成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积累到不进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就不能进一步发展的程度。在这种积累尚未达到这样的程度时,经济结构只能与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成长大体同步地处于渐进的演变过程。在当前我国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必须对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成长、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及其向产业革命转化的总体状况、基础环节、关键领域、必然趋势,以及这些变化对经济结构转变的推动作用等做出全面、准确的调查和预测,据此来制定、实施富有远见而又切实可行的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在生产力领域实现重大变革和质的提高,使一大批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合乎规律地成长为支柱性、主导性力量,以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变和演进。

  四、结构载体与结构关系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与任何系统的结构一样,构成经济系统结构的基本要素有两类,这就是结构载体和结构关系。结构载体是承担一定结构关系的要素或实体,结构关系则是不同要素、实体之间相对稳定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关系。任何结构都是结构载体与结构关系的统一体。经济结构中结构载体与结构关系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是经济系统结构在不断的运行、成长中趋于合理和系统发展功能得以增强、完善的基础性机制。经济系统在其运行和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引进、聚集各种经济要素,建立、建设、完善各类经济主体、经济实体、管理机构、分系统、子系统等实体组织,即不断生长新的经济关系的承担主体或载体。新的主体或载体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必须注重建立与其他主体或载体之间的交往、协作、互利关系。任何经济主体或经济实体都不可能在孤立、封闭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只有发达的社会经济关系特别是发达、合理的结构关系,才能赋予经济实体以不断增强的发展能力。我国多年来在结构调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误解,就是把某些结构载体当成了结构统一体,以为只要建立或建设起某些新的企业、行业、平台、经济区,弥补了发展中的某些“短板”,或者达到了某种比例关系等,就等于调整了结构,这样所“调整”的结构,就如同把砖瓦、水泥、钢材、玻璃等建筑材料推在一起就等于盖起了房子一样,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或不尽如人愿。必须清楚,结构是载体与关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是一种产生系统生存和发展能力的整体性、相对稳定性构造关系。没有这种关系,任何所谓的结构,其实就如同骨与肉、肉与皮各自分离的堆积体一样,不能发挥结构的真正功能。

  经济结构关系不是暂时的、简单的、单线条的关系,而是多重关系相互“缠绕”而组成的复合性经济联系纽带。一般来说,经济结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具体关系:一是技术关系,包括技术上的分工、协作、配套、互补、竞争、影响等关系;二是经济关系,包括财产所有关系、供给-需求或投入-产出关系、交易及价格关系、利益分配关系、经济竞争关系等;三是政策、法律、体制、文化所维系的关系;四是其他关系,如空间距离、彼此共存、依赖共同的自然条件等关系。如何使这些关系形成最佳的“缠绕”方式,是调整经济结构必须解决好的深层次问题。

  当前调整和转变经济结构,一方面要根据消费需求、发展需要和结构合理化的需要,注重建立有优势、有发展能力的经济实体、经济组织,如新型的企业、机构、产业、部门、产业聚集区等,优先和强化建设所急需的实体、机构、行业、地区,使结构载体达到相对齐全;另一方面必须促进经济实体、经济组织之间形成日益发达的结构关系,注重促进那些开创性、试验性、不稳定性的经济关系在其承担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过程中和系统内外其它关系的作用、制约下,趋于健全、稳定、发达。要使结构关系趋于健全、稳定、发达,应当着重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通过探索、试验,设计和建立有利于各方共同发展的分工协作、技术联合、经济互利、平等竞争、相互影响的关系,使关系发挥对各方发展的最大推动力和最佳利益满足作用;二,对已经建立起来的合理关系,必须使之逐步趋于稳定。为了防止合理的关系处于忽生忽灭或自生自灭的状态,必须通过政策、改革、法律、行政措施等进行“加固”,即对关系进行维护和合理制约;三,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关系各方的发展,对结构关系和维护关系的体制、政策等进行经常性的修补、充实、完善。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结构要保持动态合理化,不能过分依靠行政性的措施,应主要依靠经济系统内在的自调整机制,如结构关系促进结构载体成长、结构载体主动建立和完善结构关系的良性互动机制等,行政手段只是有效地促进这种机制的形成和完善,而不能代替这种规律性机制。

  五、经济结构演变、成长的耦合机制

  在经济系统内部,不同的经济要素、经济主体、经济关系和不同的分系统、子系统、微观系统之间形成合理的结构关系的规律性机制之一,就是耦合。“耦合”可以近似地称作“结合”,但它注重的是耦合双方在相互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地改变每一方的内部结构、外部功能、重要性质、基本素质等,通过双方的相互作用,促进双方相互适应、相互依赖、相互融合,最终形成既有利于双方共同发展又有利于系统整体发展的相对稳定的关系,这就是结构关系。经济系统的这种机制,其实就是一种重要的协调发展机制,而所谓结构关系,就是维系系统正常生存、发展的和相对稳定、相对协调的关系。通过耦合,“打磨”掉耦合各方互不相容及其与系统整体不相容的种种非协同因素,建立起各方功能互补、长期互利的稳定关系,就可极大地促进经济结构向合理化方向演进、成长。耦合既有不同要素、不同实体、不同系统之间的耦合,也有不同关系、不同结构之间的耦合。耦合不仅是各方经济总量的相加,而且也是各方构成要素的重新洗牌。广泛而复杂的耦合机制,是经济系统内部不断建立新的结构关系、淘汰旧的结构关系,推动系统结构更新、演变、成长的重要动力。

  在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要从以下几方面自觉利用结构演变、成长的偶和机制:促进产业技术走向先进、成熟;实现产业的平稳发展而不是狂飙式突进;与上下游产业建立正常而稳定的投入产出关系和分工协作关系;保持稳步扩大的市场需求;以高水平的管理保证企业、行业实现理性发展。

  六、整体结构对局部结构的扬弃规律

  “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这句话反映了系统结构中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规律性关系。这种规律性关系在经济系统的结构中,体现为系统整体结构对系统内各级各类子系统的结构和各个侧面、各个部分的局部结构关系不断进行“扬弃”的规律和机制。经济系统内各级各类子系统和系统的各个侧面、各个组成部分,出于其生存、发展的需要,主动地建立、发展与其他子系统、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使系统结构关系趋于复杂化、多样化、致密化,而系统整体则按照整体结构合理性的要求,对子系统等局部的结构和结构关系进行选择、改造和制约,消除其与整体合理性相悖、相冲突的因素和特征,保留、增强其与整体合理性相一致、相适应的特征,淘汰那些与系统整体利益不相容的局部结构关系,由此形成经济系统内部不断延伸发展局部联系、增强局部功能与接受整体关系扬弃、充实和完善整体关系的良性互动过程,在互动中实现系统结构的动态合理化。这种良性互动机制,是经济系统结构在内生因素驱动下趋于合理和发展功能得以增强、完善的主导性机制,自然也是一切影响和调整、变革经济结构的主观行为的内在客观依据。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中,必须按照这种机制的要求,使国民经济系统内各类经济主体、实体、分系统等相互形成的局部性经济关系和联系,既要具有局部的、暂时的合理性,更要具有整体的、长远的合理性,即形成所谓的“长效机制”。任何局部结构和局部关系必须接受整体结构的选择、改造和制约,在局部与整体的动态协调中实现结构演进,发挥最佳功能。

  正是依据整体结构对局部结构扬弃的规律,现代结构思想强调整体关系、整体功能、整体协调,注重结构的整体平衡,在结构变化中坚持整体合理与局部合理相统一、重点突破与整体协调相统一的原则,这应当成为指导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实践的重要原则和思想方法。近年来我国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有些地区年增长速度达到50%--80%以上,受新能源产业直接带动的设备制造、配套服务等产业也呈现成倍增长的态势,但由于风电、太阳光伏产业在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不成熟和输电行业迟迟未能解决风能、太阳能并网外输的难题,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出现了严重的产能结构性过剩,发展速度逐渐回落,这就是国民经济整体结构对工业结构、工业结构对能源结构、能源结构对新能源产业结构所进行的逐级扬弃。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的盲目发展及其所形成的一些结构关系,已经并还在经历类似的过程。我国各类产业、各个地区、各种经济实体的发展,都毫无例外地经历过或正在经历这样的被扬弃过程。

  扬弃是事物遵循客观规律实现正常发展的普遍性机制。在经济和社会领域,扬弃是蒸发“水分”、去除泡沫,形成坚实素质和综合实力的重要发展机制。没有整体对局部、后一发展阶段对以前发展阶段、相互作用的一方对其他方的扬弃,就不会有符合客观规律的健康发展。当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中,以及各种结构关系和体制、机制的调整、改革中,都要遵循和利用好整体结构对局部结构的这种扬弃机制,探索和完善“建设、发展、调整+扬弃”的方式,把经济结构的客观性扬弃机制转变为高水平的政策创新、政策完善、政策实施过程,转变为经济主体的理性发展行为,尽最大限度减少盲目发展、盲目调整造成的损失,改变“刮大风”、“跟大风”式的发展和调整方式。

  经济结构是社会有机体的活体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不能像修理机器那样,拆下一些零件后再换上另一些零件,而是像人通过吃饭、服药、运动来治疗和抵抗疾病一样,对吃下去的东西进行消化、选择、吸收、排泄,通过吸收积极的、有效的因素来改变不合理的结构关系,通过各种经济关系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来形成合理的结构,注重依靠经济系统的内生力量和规律性机制推动经济结构的合理变化。

  七、经济结构形成和演进的积累规律

  同任何事物的生成和发展都要遵循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一样,合理的经济结构关系的形成也必须经过一定的积累过程。经济结构本质上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系统构造关系,不是凭人的主观意志就可以随意改变或调整的。但是人们在经济结构演进、成长的客观过程中并不是无能为力的,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就是通过一定时期的主观努力的积累和积累成果的扬弃,使人的主观努力(包括政府的政策、调控等干预行为)转变为经济结构关系的形成和变化。产业结构实现高度化的主要条件是更快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为此就必须有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作支撑,而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就不是仅仅依靠增大投资等短期性手段可以实现的目标,而是要经过一定时期的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信息等知识产业发展的积累,以及多方面政策效果、改革成果、各类产业配套支持成果的积累。这种积累过程,当然也就是政府、企业、科研开发单位实施一系列政策、规划、发展措施,以及工人、农民、科技和教育工作者、各级管理者发挥创造性能力的主观努力过程,是在空间上集聚、时间上积累创新成果和配套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所集聚、积累的成果还要受到复杂的产业关联和产业链条、区域结构、消费结构、外贸结构、经济运行状况、国内外科技和产业协作条件、国际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等重大结构关系和环境条件的制约 、改造和选择,使其中有利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果、因素更快积累并转化为生命力旺盛的企业、行业、地区和经济增长过程,使那些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作用较弱的成果、因素的积累受到一定的抑制或被淘汰,使那些生命力旺盛的企业、行业、地区及其所带动的经济增长领域与其他企业、行业、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和经济技术联系在耦合过程中趋于合理、稳定,使那些暂时的、不合理的、缺乏生命力的利益关系和经济技术联系被淘汰。通过这种复杂的积累机制和积累过程,人们促进创新的主观努力才能转化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实际效果。

  政府通过实施发展和改革的各种战略规划、计划、工程等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必须经历战略效果的积累过程,要通过一定时期内实施多轮战略的效果积累和空间上实施多种领域的战略效果积聚,才能产生结构合理化的总体效果。同样的道理,进行制度创新、体制和机制改革,要有一个思想理论知识积累和企业家、居民、官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积累过程。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趋于成熟、稳定、合理、进步,也有一个积累过程。没有利益主体合理、强烈、持续的利益追求,以及为追求利益而与其他利益主体反复探索、试验并结成互惠互利的关系,有利于各方共同发展的利益关系就难以转变为合理、进步、稳定的经济结构关系。

  之所以要经过积累,是因为不同经济主体、经济实体、经济系统或分系统、子系统之间建立起某种不紧密、不稳定、不成熟的经济或技术联系,还算不上是结构关系。譬如为了促进某一产业更快发展,政府有关部门与科技、产业、金融等行业或实体之间建立彼此沟通、协作、协同、互利的试验、试点关系,以及地区之间建立的交流、协作、联合关系等,一开始往往是暂时的、不稳定的、不合理的、不健全的、缺乏生命力的,难以发挥结构关系的功能,要使它成为所在系统的结构关系,必须经历关系各方素质不断提高、彼此相互适应和关系本身不断健全并接受其他关系和环境条件的多方促进、强化和制约,接受系统整体结构的扬弃,才能转变为具有较高合理性和稳定性的结构关系。重大结构关系的形成并趋于合理、进步、稳定,还必须经历制度的积累过程,逐步形成维护、强化和合理制约这种结构关系的政策、法律、法规、行政规则等规范体系。经济结构的进步性变化及其相应的制度体系的健全,还必须以一定的文化积淀为基础。没有文化的长期积累和集聚,结构关系的承担载体就缺乏良好的素质和健全的性质,结构关系和制度体系就难以达到高度的合理性、进步性和必要的稳定性。所有这些积累过程,也就是经济结构形成、演变、成长的渐进过程。不经过这样的积累和渐进过程,仅靠实行某一种或某几种政策措施、发展战略、法律手段,就直接变革、调整国家、地区、行业等经济系统的重大结构关系,直接将经济结构调整到位,其目标往往要落空。要实现传统的高投入、低效益、要素驱动、不协调、不可持续型经济结构关系,转变为低投入、高效益、创新驱动、协调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型结构关系,在政策、体制机制、规划、措施的设计和实施中,必须充分考虑积累规律发挥作用的领域、时间、方式和条件,减少期望值过高和“揠苗助长”的失误。

  八、经济结构的生长发育规律

  经济结构是经济系统的整体构造关系体系,但从来没有纯粹的、孤立于社会有机体之外的经济系统,一切所谓的经济系统,其实只是一定社会系统的血肉相连的经济分系统,是人们把社会的经济关系从社会有机体整体中抽象出来加以认识和把握、但最终还是要将其还原到社会有机体之中来全面认识和把握的经济关系系统。把经济系统及其结构还原到社会有机体的整体之中,如同把血液系统及其结构还原到生命整体之中一样,就不能不面对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经济系统及其结构是有生命的、能够像生命体的生长和发育那样实现其发展的有机系统结构。

  经济系统及其结构关系的生长,就是系统内部不断产生新的要素、新的组织机构、新的子系统,形成越来越多的微观单位和新的行业、新的部门、新的城镇、新的经济区等,在这些新的实体或载体之间以及他们与原有的实体、载体之间不断形成新的结构关系。经济系统及其结构关系的发育,是指该系统在生长新的结构载体和结构关系的基础上,系统结构实现由单一到多样、由一维到多维、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或成长,系统整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性质由此进到高一级的阶段的规律和机制。推动经济结构生长发育的重要机制之一,就是在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系统内部分工水平的不断提高,分化开的各部分之间形成整体性和相互依赖性更强的本质联系,系统的运行发展功能也因此得到质的提高。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急需在人口红利等传统比较优势减弱的背景下构筑以新兴产业为主的新优势,依靠新优势形成新结构。但是新的比较优势有些是可以“构筑”的,如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通过增大投资和加快设计、审批、施工、验收来达到目的,而有些则是用“构筑”的手段难以加快也难以如愿的,如形成有较强竞争力和合理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群,必须遵循类似自然规律的道路,经过产业的萌芽、生长、发育、壮大、成熟并形成结构合理的产业群落这样一种自然过程才能达到目的。多年来我国以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但进展并不理想,除过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生长发育迟缓、发展能力薄弱外,整个工业体系的分工水平低、工业各行业生长发育不良,工业各行业之间、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工业与农业和服务业之间的结构关系还较简单、松散,各产业系统内部和各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发育程度低等等,是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的主要因素。金融支持、政策倾斜等手段虽然是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办法,这些手段就像给农作物施肥、浇水、灭虫以助其生长一样,可以快速聚集投入要素,集中突破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重点环节,在条件优越的地区率先取得显著成效,刺激、推动新兴产业在一定时期内尽快增长和发展。但这些手段和措施不能取代新兴产业的自然成长机制和发育成长过程,因为新兴产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不成熟产业,新兴产业不成熟的问题往往给产业自身的健康成长及其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以致国民经济整体造成严重困难和重重隐患,而这种问题不是产业外部的支持措施在较短时期内能够解决的。一个个地解决新兴产业不成熟的问题,如解决产业赖以成长的科技研发能力、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产业标准、产业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产业组织和产业内部结构、产业内外的配套水平、产业投入产出链、较高的行业分工和区域分工水平、产业健康发展所依赖的才队伍等内在决定性条件和内外部综合配套条件问题,不仅要假以时日,而且必须循序经历产业的一系列生长发育阶段。新兴产业要走向成熟,不仅产业自身要经历一系列生长发育阶段,要有坚实的技术储备和素质储备,产业成长的重要环境条件——产业群落、区域产业聚落、外部结构关系等,也必须经历不可跨越的生长发育阶段。譬如,每个新兴产业行业和新兴产业群,都必须与传统产业之间形成合理而发达的科技衔接链和投入产出链,形成这样的“链”也就是形成产业的外部结构,必须经历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和质的飞跃阶段。事实上,许多新兴产业就是在传统产业内部孕育、萌芽、成长起来的,是由传统产业的许多科技研发成果或分支行业逐步转化、成长、壮大,不断接受传统产业为其哺乳、输血、遮风挡雨和提供技术、人才、管理等“营养”储备,才发展成为结构和功能较为健全的独立行业的。新兴产业成长的每一步,都与传统产业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工业和全部产业体系的发育程度低、基础支撑力不足,新兴产业、高端产业也难以快速成长壮大。

  促进经济系统及其结构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经济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深化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专业分工和全社会的专业分工,适应分工发展要求建立广泛的联合、协作、互利关系,提高经济体系的专业化水平。要提倡和推动经济实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公平竞争,在竞争中洗刷企业、行业、地区等各级经济系统的脆弱性、不成熟性,提高其组织结构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各级经济系统内部和各种系统之间的结构关系由单链条转化为复合链条,由链条型转化为网络型、由松散型转化为致密型、由低合理性转化为高合理性,这样才能形成高效率、高效益、高合理性的经济结构模式。

  必须清楚,作为国民经济系统的组成部分,不论是部门、行业、地区、企业、单位,还是掌握经济、政治管理权力的各级政府,都不能以外部操控者的身份和力量,像人们修理机器那样来直接变革经济结构,而只能像人给自己改善营养、改变生活习惯和医生给患者服药、理疗、做手术那样,以积极而恰当的方式,影响和非常有限地改变人体的生理结构,加快结构的自然成长过程。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调整经济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的生长发育规律,培育和增强经济结构健康演进的内生力量,综合运用以下三种方式来影响和推动经济结构的合理变化:一是运用政策、规划、示范、试点、培育典型等方向明确但富于弹性的方式,引导经济主体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更多、更广泛地从事结构优化所需要的经济活动,发展有利于结构合理化的经济成分或产业、项目、经济关系,引导、激励经济主体自觉适应合理的结构关系和体制、政策。二是运用设置温床、改善环境甚至必要的等待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式,更多地让市场机制来促进某些经济成分的增加、某些产业的成长和某些经济关系的萌芽、建立、发展,改善经济结构自然演进的条件。三是运用必要的强制性方式或“外科手术”式的方式,包括硬性的政策规定、严格的法律和制度、限期实现的改革等手段,排除、减少、淘汰不利于结构优化的经济成分,解除、取消某些严重不合理的制度、机构,强力助长新兴的经济成分和产业,建立、健全进步、合理的经济关系和制度、机构等,为经济结构的合理化排除阻力、增强动力。

  经济结构的规律和规律性机制远不止以上所说的这几种,深入而全面地认识和利用经济结构的多种多样的规律、规律性机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尊重规律、积极地认识和利用规律,可以使包括结构调整在内的一切经济工作不断地减少盲目性,增强科学性、成熟性。 

 
 
  • 标签:改革 转方式 调结构 
  •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