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厚积薄发 淡泊名利 |
2010-7-30 16:15:00 |
安江林,1946年10月生,陕西省洛川县人,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197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1981年在四川大学哲学系进修哲学专业,1985年以后在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先后担任《开发研究》杂志编辑,经济所副所长并主持经济所工作,2004年至2008年担任经济所所长。现为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西北创造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坚持理论研究服务经济建设实际的方向,坚持经济学的致用原则,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大量决策依据和对策建议 安江林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是经济结构学、区域经济学、工业经济学理论。他在研究成果中向政府、企业提出了大量有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观点和数百项可操作性的重要对策建议,这些成果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被政府、企业采纳或供它们参考。安江林因此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和甘肃省发改委聘请为甘肃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和甘肃省工程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多次被一些市、州政府聘请为经济顾问、智囊团成员等。他为庆阳地区提供的经济、社会、科技协调发展的软科学成果分别获得庆阳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积极创立新学科并以新学科知识支撑应用理论研究,形成稳定而独到的学术优势 安江林是在国内较早并系统地进行了创新理论、经济结构理论、增长极体系理论研究的学者,尤其在探索和创立区域经济结构学方面取得了重要理论成就。在进行了长期艰辛的理论准备之后,他于上世纪90年代前期将自己一系列研究成果等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理论概括和知识集成,以公开出版的《经济结构与经济成长》、《工业成长与区域发展》两本书和发表的一批论文为代表作,形成了“区域经济结构学”这一新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理论观点。 他运用经济结构学理论研究城市经济、省域和市域经济以及西部地区、全国等大区域的增长极问题,在区域增长极理论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在其主持完成的200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成果《构建中国西部增长极体系与带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报告》和一些论文中,从探索大区域各类增长极之间的结构关系入手,在经济理论界第一次提出并论证了极化发展与均衡发展辩证统一的区域经济理论--增长极体系理论,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观点。这一理论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特点和西部地区的特殊区情条件,注重揭示和反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地区开发、发展的一些规律性特征,在许多方面做出了适应我国区域发展需要的理论贡献,提出下一步西部开发和发展应当建设“四极、五带、六支柱、多种类型增长极网络体系” 的建议,对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建设创新团队,培养、提高青年研究人员取得显著成效 安江林运用“区域经济结构学”知识体系指导、帮助青年研究人员,建设创新型科研团队也非常成功。他一直倡导和实行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课题项目为主要载体、以应用理论研究为主攻方向的建所、办所思路,确定了区域经济学、工业经济学、知识经济学为全所的重点学科,运用指导、讲授、示范、激励、实践和传帮带等措施,带领全所人员在项目研究和自学、进修中优化知识结构,寻求理论突破,提高研究能力,较快培养起全所的青年研究队伍,改变了经济所科研工作长期落后、没有能力主持或参与全省重大研究项目的状态,受到了院领导机构和全院职工的认可。 多年来安江林发表论文120多篇,主持完成了20多项应用性课题项目,其中省部级、国家级项目16项,以第一作者和主要合作者出版理论著作《经济结构与经济成长》、《工业成长与区域发展》、《中国发展之魂 .经济篇》、《2008-2009年甘肃省经济发展分析与预测》(即甘肃经济蓝皮书,安江林任首席专家和总报告、部分分报告撰写人)等9部,向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大量应用理论和实用对策成果,研究成果共获得省部级和相当于省部级的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优秀图书奖等奖项8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