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多板块区域开发战略(下)
2015-8-9 13:36:00
 
    三、多板块区域开发、发展的战略模式及其升级途径
  (一)多板块区域开发、发展的战略模式
  至“十二五”期间,全国多板块区域开发战略经过长期的探索、改进、创新和经验积累,获得了重大进展,开发的总体模式初具轮廓。除过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30年间国家在区域开发中较明确地划分的大型板块如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三线地区等之外,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区域开发的大型板块即包括若干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区域,已经有十几个。这就是:改革开放初期到2010年期间陆续实施开发和发展战略规划并取得重大进展的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可称之为东、中、西、北“四大板块”;“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实施开发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区、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区、长江经济带地区和京津冀地区,可称之为“新四大板块”;未来有条件实施开发的还有粤桂滇缅印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包兰成昆经济带、哈大-东北亚经济带等三到五个板块。这些板块的划分方式和区域分工地位各不相同,其内部空间结构及其组织区域经济开发、发展的功能各有特点,并且处于不同的开发和发展阶段,它们彼此间形成的布局格式和交错、融合的特征,体现了新时期区域开发战略丰富而又奇特的创新趋势。
  1.多板块区域开发模式的基本阶段和演替过程
  多板块开发模式将区域开发划分为若干阶段,这些基本阶段的衔接形成区域开发的演替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区域经济由不发达到相对发达状态的发展、过渡规律。
  (1)根据基本国情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需要选择、划分开发板块。在综合掌握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未来发展目标及相关区域情况的基础上,每一发展阶段划定需要开发的板块范围,提出该板块开发、发展的战略设想,制定相应的开发和发展规划,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或指导下,由国家有关部门与板块所在的地区共同实施。
  (2)实施基础性开发。板块开发的初期阶段主要是实施一系列基础性开发建设工程,包括资源调查、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主导产业和基础产业发展的重大开发项目,实行推进开发的政策和改革措施,加强金融对开发的服务能力,加快开发板块的经济增长,积累后续开发所需要的基础条件和经济实力。
  (3)建设主要的增长极和增长极体系骨架,促进区域开发向广度扩展。作为带动区域开发和发展的增长极主要有大型企业、主导行业或支柱产业、各种产业集群、经济特区、开发区、试验区、中心城市或城市群、主要的经济条带或条带网络等不同形式。建设这些增长极并促进其相互联结成网络,主要是为了形成聚集要素、积聚创新优势、全面发掘和转化资源潜力、提高区域增长能力、有效带动板块开发和发展的强大引擎,加快区域产业体系的成长壮大。依靠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逐步向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的区域和产业领域扩大投资,扩展区域经济的增长领域,增加新的增长点。
  (4)实现开发升级和区域综合发展。充分发挥板块内各类增长极和增长极体系的极化-扩散功能,促进区域开发向深度进展,带动企业和行业提高创新能力,加快新兴产业成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注重开发科技、文化、创造力、利益关系、体制、综合知识等软资源,全面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实现区域经济由极化发展为主向相对均衡发展为主过渡。
  (5)提高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水平。及时发现和评估区域(包括国家)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失衡或结构紊乱状况,针对失衡和结构紊乱的特点、程度,适时调整产业之间、地区之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结构关系,解决不同利益阶层之间以及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推动经济社会向更高发展阶段过渡。
  (6)在继续深化、提高并协调原有各板块开发的同时,选择和划分新的开发板块,谋划新板块的开发和发展战略,实现板块及其开发阶段的更替,陆续将潜力巨大、开发和发展不足并具有一定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板块推向开发和发展的前沿,以此推动全国区域开发和发展走向深化和相对均衡。
  2.多板块区域开发战略的突出特征
  多板块区域开发战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突出特征:
  (1)将重点板块建设成为带动全局发展的增长极或缩短发展差距的样板。每一时期或经济发展的每一重要阶段选择一个或若干个板块作为区域开发的战略重点,集中优势的投入能力和政策效力,以强化开发加快其发展,使其发挥带动其他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功能,或有效缩短其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强化推进重点板块开发的同时,兼顾其他区域和板块的开发和发展。
  (2),开发板块的更替和开发战略的动态优化。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更替,开发板块实现相应的转换,原来的重点开发板块让位于新的重点开发板块,相应的开发战略和开发方式按照创新、升级、协调的原则进行充实、调整或升级、转换。在全国区域开发的总体战略模式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每一板块、每一阶段的开发战略都有其优于其他板块、其他阶段的创新性和特色性,使区域开发支撑国家整体发展的基础性推动力保持强劲和创新式的不断增长。
  (3)以多板块开发战略有效推进全国总体开发和发展的升级。随着开发板块及其所体现的开发周期的更替和转换,陆续将潜力巨大、开发和发展不足并具有一定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板块推向国家大开发、大发展的前沿,在较短时期内跃升到较高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同时形成科学、有效、成熟的区域开发和发展模式,以此推动全国整体开发、发展走向相对均衡、高度协调和更高水平。
  (二)多板块区域开发、发展战略的转变和升级
  多板块开发战略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战略模式,很长时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这一战略模式进行了探索、实践和不断的总结,但至今在认识的深度、实施的自觉性和继续完善的思路方面仍显不足。“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阶段,区域开发和发展呈现出一些的新趋势:区域经济结构演进和产业结构升级明显,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有所提高,区域间结构关系趋于合理化,城镇化和城市群发育加快。中央有关经济带和各类经济新区建设的一系列决策表明,多板块区域开发战略开始了重大转变和升级,原来的“四大板块”开发和发展已形成各自的战略模式,新时期的区域开发更加注重建设都市圈、城市群、城市群集聚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尤其是建设大型、跨国经济带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国内的区域开发与国际化发展紧密相结合。这些,都为解决区域开发和发展的新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积累了新的经验。
  从“十三五”开始,在国际经济发展前景难以乐观、中国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新常态”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等综合条件作用下,区域开发应当适应国内外条件变化和全国转型发展步伐加快的趋势,促进多板块开发战略体系向更高的科学性、全局性、实效性方面实现升级和完善,总体战略模式和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手段、战略实施方式实现重大创新、重要转变和全面提高。
  1.总体战略模式的转变和升级
  今后区域开发的总体战略模式在基本特征上仍然是多板块开发,但战略模式的主导因素将发生变化,由地区倾斜、点式和某一区块开发建设为主导的战略模式,即由某一较长时期只重点开发一两个区域板块的“单块突破”或单一性战略重点的模式,向着战略重点更替加快和同时开发特色、大小、分工地位各不相同的众多板块的多元战略重点模式转变,形成以大区域综合开发与多板块协调开发相结合的战略特征;由只限于开发国内区域的内向开发模式,转变为开发国内板块与开发大型跨国板块相结合的内外向一体化模式转变;改变过分注重增长速度、传统开发方式和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各地产业体系趋同的惯性,将开发重点集中在建设功能齐全、带动作用强劲、创新能力强大、区域特色突出的增长极体系,以增长极体系带动形成以高端产业为主导的新型产业体系和区域经济体系;各类区域板块以及带动区域发展的各种增长极要形成结构和功能良好的配套关系,体现区域经济的更高组织性和一体化。
  2.战略思想的转变和升级
  战略思想的转变和升级,要注重强化、深化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础,发展科学地反映中国和世界经济主流、揭示更多经济规律的经济学理论,丰富区域开发、发展的理论知识体系。要重点形成以下几方面的战略思想并突出其指导作用,即:坚持体制图强、全面推进改革、健全体制机制的战略思想,进一步发挥体制的动力源泉作用;深度开发与广度开发紧密结合的战略思想,指导区域开发一方面向国内的边远、边疆地区以及资源富集但开发难度较大的地区扩展,向国外以及海洋、地外空间等更大领域扩展,另一方面向物质的深层属性、科技的尖端领域、体现社会进步的利益关系领域、人的创造性和健康性等精神领域进展;建设重要经济带的战略思想,指导区域开发按照经济带带动形成经济网络的思路,建设综合带动力强劲、覆盖国内外大范围区域的大型经济带和经济带网络,提高经济发展的空间组织水平和地区协同效益;内外向开发相结合的战略思想,指导区域开发深刻影响国际环境、部署和经营跨国区域发展、全面提升国际化发展能力;强化精神资源特别是智力资源、创造力资源、到的资源开发的战略思想,指导区域开发提高科学化、知识化、文明化水平。在这些战略思想领域强化理论创新,深化和丰富、完善战略思想体系,提高战略指导的科学性、创造性、远见性、实效性。
  3.战略目标的调整
  区域开发的战略目标要进行以下重要方面的调整:区域资源开发目标要突出开发非常规资源、智力资源、制度资源和间接开发利用国外资源,提高资源开发的深度、广度和科技水平;突出以区域开发推动高效发展的目标,区域开发注重增强软硬两种实力和高端产业发展能力,建设有效带动转型发展的创新主导型增长极,带动提高生产率和节约资源;突出以区域开发推动综合发展的目标,开发自然资源与开发经济社会资源、开发物质资源与开发智力资源、深度开发与广度开发等形成配套和相互转化的体系、机制,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新兴产业成长、城市和城市群发展、经济带建设、金融和科技服务、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民生和社会进步等全面提升到新的水平,以新式开发推动高水平发展,使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获得实质性转变。
  4战略手段的转变和升级
  战略手段的转变和升级主要体现为更加注重发挥创造性和配套性的政策、新的体制机制、市场配置资源、科学技术和文化创新、互联互通、金融服务、国际合作、自由贸易等战略措施的作用。
  5.战略实施方式的转变和升级
  科学的战略模式和战略方案还需要科学、可行的战略实施方式来落实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和效益。今后区域开发的战略实施方式的转变和升级,要由强调重点突破的方式转变为重点突破与多元重点协调发展相结合的方式,注重高水平协同推进和多领域协调发展、国内开发与国外开发相互促进、开发与发展良性相互转化。区域开发的协调方式和协调水平由局部的、低水平的战略协调转变为全面的、高级的经济、社会、生态协调。
  区域资源开发领域的战略实施方式,要改变粗放、浪费式开发形成单一性产业并带来严重结构失衡和环境问题的传统方式,采用依靠先进科学技术进行高起点、长产业链、环境友好型的综合开发,使产业成长、经济增长、结构升级、居民收入增长和环境质量改善等,随资源开发的进展同步得到提高。
  推进区域城镇化、建设区域增长极体系的战略实施方式,注重将建设小城镇、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都市圈、发展城市群和城镇密集带或城市群集聚区、发展已有的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建设新的特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济新区,建设发达的交通网络和各类经济带等,纳入统一规划,实行全面配套的政策和措施,引导市场发挥基础性、决定性作用,消除政绩引导开发、数量增长代替质量提高和协调水平的弊端。
  在提高区域开发和发展的协调水平方面,战略实施方式要注重按照各地区区情特点分类实施开发与各地区开发协同推进的相互结合。对条件优越的地区、相对发达地区、城镇密集地区,根据其工业化、信息化程度高,产业密集区和城市群发育快、发育程度高,城市间分工协作发达,互动发展效应强,最发达的地区甚至出现了城市群同城化、城市之间产业发展达到较高一体化等特点,促进区域开发向高度化、国际化升级,形成跨城、跨区、跨国的紧密型、网络型产业链。对欠发达地区,根据其潜力巨大、开发不足、发展滞后、基础薄弱等特点,实行集中国家力量重点扶持、吸引发达地区和国外投资者参与、建设核心区和主轴经济带、用大通道和大型经济带将其与国内外发达地区连成一体等方式,跨过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某些常规阶段,加快开发进程,尽可能走捷径进入高度信息化、工业化阶段,融入国内外区域一体化网络。以提高互联互通水平、鼓励地区间相互投资、建设跨区域经济带等为主要纽带,促进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建立、健全产业链、贸易链、跨国供应链、多式联运链等,将地处沿海、边疆的“门户”地区与地处内陆的枢纽地区、经济中心地区与国外的区域连成一体,使市场和政策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尤其像“一带一路”这样的宏大战略,除过要进一步完善战略框架、战略规划的内容外,在实施方式上要进行多方面的创造和科学筹划,将更加宏大的视野与更加细致的手段、措施相结合,解决一系列具体的战略、战术问题。如在大框架指导下,进一步规划和建设“一带”与“一路”在东西两端相互衔接、融合的环形经济区,规划和建设海、陆丝绸之路经济带向不同方向延伸的分支轴带,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强大的轴带网络体系,将国内的主要地区与世界五大洲纳入轴带网络之中,依托轴带网络形成经济要素快速流动和优化配置、高增长地区辐射带动更大区域发展的机制,有效解决诸如贸易壁垒、交通建设、金融结构、政治分歧、文化障碍、多国合力推动等突出难题,是保证“一带一路”战略获得更大成功的关键。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