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对投资的需求属性讨论颇多,现编发此文,供参考。
在讨论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时,目前,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投资是中间需求,消费是最终需求,二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可等量齐观。“居民消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作为一种中间需求的投资,本质上不过是消费的一种引致需求,是受消费决定的。”(刘方棫李振明,2003年)“投资需求所形成的是经济增长能力,仅仅投资需求增加了,可能加大经济增长的后劲,但没有进入最终消费。我们最需要启动的是消费需求。”(萧灼基,2002年)“在买方市场条件下,需要刺激的重点是消费需求。刺激投资和生产固然也是在提高需求,但这只是中间需求,它究竟能对经济增长发挥多大的作用,究竟能否提高经济效率,则取决于最终需求的状况。”(刘溶沧,2001年)“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投资只是一种中间需求,而消费才是最终需求。增加投资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扩大消费。作为中间需求的投资的规模和结构,都决定于最终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和消费结构的变化。”(郑新立,2002年)“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社会再生产理论,只有消费才是社会再生产循环的基本归宿和新的起点,是真正的最终需求,投资需求在一定意义上是消费需求的派生需求。”(范剑平,2002年)“社会最终需求是消费者的需求,企业购买是中间需求,因为企业购买要再生产产品,再生产产品还要卖掉,没有消费者需求就无法卖掉。今天中国的问题在于最终需求不足。”(厉以宁,1999年)
与上述观点类似的提法还有不少。我们之所以不厌其烦地罗列著名学者的论述,是为了说明当前此种观点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如果它是正确的,将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而如果它存在疑问,则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的误导。那么,投资到底是中间需求还是最终需求呢?
1.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定义,“最终产品是指企业、个人和政府作为最终用途所购买的产品或劳务,买者购买产品和服务的目的是最终使用,而不是再销售或用于深加工,最终产品是不再销售的购买;中间产品不是被当作最终用途而购买的产品,而是被用来生产最终产品的劳务或商品,是购买后用于进一步加工或再销售的产品或服务。” 可见,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根本区别在于购买者的动机或目的,是用该产品进行深加工,还是最终使用该产品。或者说,最终产品是要被最终使用的产品,而中间产品是要被进一步加工的产品。因此,所谓最终需求就是企业、个人和政府对最终产品的购买或支出;而中间需求则是他们对中间产品的购买或支出。
2.我们知道,国民经济的总量或绩效是通过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的。为了精确衡量经济总量,避免由于重复计算使真相受到歪曲,必须将各产业部门在生产中所消耗的、由别的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统统扣除。因此,GDP只包括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不包括为生产活动所提供的各类中间产品的价值。运用支出法衡量GDP时,可以将其分为两个基本的组成部分: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这里不考虑净出口)。其中,消费需求是用于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上的支出;投资需求是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严格讲,存货投资属于中间产品需求;但是,存货通常只作为GDP统计的调整项,且所占GDP比重较小,因此,它的存在并不影响我们对整个投资需求属性的判断。由于GDP只包括最终产品(或除存货以外的绝大部分最终产品),因此,消费与投资都是也只能是最终产品需求。正如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所述:“我们把GDP定义为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最终产品是指以消费和投资为目的而生产和出售的产品。GDP不包括中间产品——即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产品。因此,GDP包括面包而不包括面粉,包括汽车而不包括钢材”
3.我们在判别投资(品)的需求属性时,不能简单地将其放在社会再生产循环中,作为生产过程加以考虑。因为,如果按照这样的思维逻辑,投资(生产)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起点,而消费是它的终点,对于消费这一终极环节来讲,投资只不过是一个中间环节,投资需求自然也就是中间需求了。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是,第一,上述再生产过程是从投资形成生产能力和总供给的角度讨论投资与消费的关系问题,而不是从投资对总需求的拉动作用考虑问题;第二,即使我们遵循这样一个再生产过程,也不存在“消费是主导的,而投资是派生的、引致的”这样一种单向的关系,因为,投资(生产)还能创造和引导消费,从这个意义上讲,投资(生产)决定了消费,决定了消费的对象和方式。判定投资的需求属性还是要从购买者的动机或目的着眼,企业、政府或个人购买厂房、设备、办公大楼不是为了再加工上述产品,而是最终使用,这与企业、政府或个人购买汽车、面包、电脑等消费品没有本质的不同。无论是投资品还是消费品都是最终产品,投资与消费同属最终需求。
“投资中间需求论”突出与强调了当前消费在扩大内需、缓解通缩压力方面的作用,希望通过消费需求的大幅度增加实现购销两旺,缓解消费品市场供大于求、消费品大量积压的局面。从短期考虑,当经济中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促进消费有利于闲置资源的利用和国民收入的增加,消费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这种观点显然是将消费对需求扩张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扩大化、绝对化和简单化,与此同时,则是弱化了投资的作用。第一,在经济萧条时,出现产能过剩的不只是消费品,还有大量的投资品,而消化过剩的投资品的最直接的方式是扩张投资,而不是扩张消费;第二,投资有相当部分会转化为消费,自发投资的增加会引起消费及收入的倍加,这时,消费是投资的引致或派生需求,而不是相反,这正是投资乘数理论表述的内容;第三,消费与投资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当人们少消费,把更多现期收入储蓄起来并投资时,投资只不过是当前消费的一种牺牲,而资本积累引起的收入增长又会使人们在未来享有更多的消费;第四,目前,产品的相对过剩是低层次的,产品的品种少、质量差、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低限制了消费需求的增长,而促进产品结构的调整只能依靠新的投资增加。
与消费一样,投资的最终需求的属性是明确的。要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必须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实现投资与消费的协调发展。在市场经济逐步深化的今天,投资与消费两者各有各的运行方式和规律。抛开了现实经济与社会环境因素,片面强调一方的作用,抑制另一方的作用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