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经济发展方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集成创新概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比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更能反映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方向。在我国面临跨越“超二赶一”和“中上收入”挑战的历史背景和世界经济调整、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及我国劳动力和其他资源价格优势递减的现实挑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尤其是战略性转变势在必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关键是加快技术自主创新,核心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体制转型和赶超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要有重大突破。要围绕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出口导向模式升级与转型、调整完善生产要素报酬机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农民工市民化、以及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等,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性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概念,系由经济增长方式概念发展而来。经济增长方式是产生于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为我国借鉴并沿用至今的概念。西方经济学中与经济增长方式相近的概念是经济增长源泉和经济增长机制。经济发展方式是针对我国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与主要问题,在原来使用的经济增长方式概念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了现代经济发展理论中的发展模式(或增长模式)、战略模式等相关范畴之后创制的新概念,是我国经济理论界和决策层的集成创新成果。经济发展方式比经济发展模式更能反映中国经济发展机制和问题,是比经济发展模式更适用的概念。从经济增长方式概念向经济发展方式概念的转变,与发展经济学理论演化的路径基本吻合,反映了我们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关问题理解和工作思路的深化历程,可以更加有效地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工作。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是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进程以及国际分工体系发展的重要历史性事件,同样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标志性事件。危机期间恰逢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大关,进入中上收入国家阶段的历史阶段。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我国将迎来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时刻。人均和总量指标的双重变化,一方面标志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有所上升,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们已经来到了严峻的考验面前。一是要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挑战甚至陷阱。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张,我国要素禀赋将发生重大变化、资源环境约束问题越来越严峻,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将难以支持持续快速增长,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挤身高收入国家行列,成为我们面临的主要内部挑战。二是要跨越“总量超二赶一”的挑战甚至陷阱。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分工将不可避免地重新调整,我国经济的发展前途无疑将更加光明,但道路也将更加曲折。已经和即将被我国超越的国家“保持领先或领导地位”的努力无疑将给我们带来更加严峻的竞争压力,能否跨越“赶超第一陷阱”,实现从经济总量大国向领导性强国的跨越,将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外部挑战。
由于总量“跨三进二”和中高收入阶段的不期而遇,使得我国中等收入阶段与其他国家中等收入阶段相比更加复杂,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难度和风险更大。总量“跨三进二”虽然对于我们自己而言更多的只有统计意义,而不具有太多实际意义。但“跨三进二”提前出现带来的“超二赶一”预期,引发了外部世界利益相关者的忧患意识和防范意识,这将不可避免地得我们带来一系列甚至难以预料的经济和非经济冲击,有意无意干扰我们“一心一意谋发展”。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跨越“超二赶一陷阱”能否成功将决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能否成功。如果顺利实现“超二赶一”进程,则将能够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如果由于前堵后追等复杂国际政治经济因素影响,“超二赶一”进程大大延迟,则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必将加大。而能否顺利跨越“两大陷阱”,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尤其是经济结构调整的进展和效果。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应对危机的客观需要,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需要,更是跨越“赶超第一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国家和世界主要领导性国家的历史要求。
经济发展方式是受经济发展阶段、体制背景、资源禀赋以及发展战略、政策措施等主客观因素影响的长期复杂过程。作为渐进性的历史过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贯穿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经济体制改革与转轨的整个过程。作为可以人为推进的突变过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战略性转变需要在我国赶超阶段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体制转型和赶超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时期的发展不仅关乎未来五年的阶段性发展,也决定了今后一二十年的长远发展,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我国中等收入阶段以及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一整个赶超阶段的战略发展。无论是作为后危机时期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还是作为我国中等收入关键阶段和总量“超二赶一”敏感阶段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二五”规划均具有其他五年规划不能比拟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十二五”规划将不仅是一个发展规划,也将是一个赶超规划,更应是一个转型规划。“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展和效果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整个赶超期的经济发展质量。因此,“十二五”时期不仅要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时也要为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作必要条件奠定良好基础。
二、体制转型与赶超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性转变的战略任务
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社会进步与社会公平以及环境改善等多个层次的丰富内涵。由于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技术创新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经济发展方式不能简单理解为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体制改革及实现社会发展与公平等的平行推进或简单加总。经济结构在一定意义上是发展方式的客观结果和表现形式,体制和技术则是相对内在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先决条件,体制和技术变化必然导致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优化机制、技术创新机制以及相关的体制改革的良性互动和有机结合。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间”目标,而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则是经济结构调整进而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因素和保障安排。因此,经济结构调整可以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战略抓手和基本推进途径,而技术创新则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关键和技术保障,体制变革则是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核心、推进主线和制度保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关键是加快技术自主创新,核心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发展方式与发展(增长)经济学理论中的增长模式、发展模式或战略模式等概念比较接近,但又不完全等同。发展模式通常是通过国别经济比较,总结归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主要特征的概念;而我国当前使用的经济发展方式则是基于我国现实问题的概念,主要涉及发展动力、发展机制等内容。相对而言,发展模式是比较导向的概括性、描述性概念,相对难以政策化并加以操作。而发展方式则是问题导向的分析性、解构性范畴,可以分解为决策机制、动力机制以及发展绩效等方面内容,既能够深入到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又具备了更多可操作性。总体来看,我国经济转型与赶超期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性转变的战略任务包括:
一是转变资源配置模式、完善经济发展机制。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要致力于促进市场发育,为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环境,同时减少在市场可以有效运转的领域对市场的不必要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二是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完善短期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调整优化需求、扩大内需结构不仅是我国应对危机的短期需要,也是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应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短期内扩大内需只能主要依靠投资需求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拉动、同时适度扩大消费需求。中长期则需要也应该把加快消费升级、扩大消费需求作为主要努力方向,同时要致力于投资结构调整优化,将与工业化、信息化和结构调整相关的研究开发和设备更新投资应该作为中长期扩大投资需求、优化投资结构的重点。
三要加快技术创新,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和生产供给结构、完善长期发展动力机制,逐步改善我国国际分工地位。必须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形成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良好机制。要进一步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生产供给结构、完善长期发展动力机制。推动劳动力密集性产业转型,发展劳动—技术—资本结合型产业,形成动态优化的产业结构和长期发展动力。
四要完善要素报酬决定与收入分配机制,推动需求结构优化和社会公平。要建立劳动报酬稳定增长机制,调整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在确保国家对国有资源收益基础上适当降低宏观税负,健全收入分配调节税制。同时要运用国有资本收益充实社会保险基金,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同时减轻居民社保缴费负担,提高可支配收入。
五要优化内外、区域和城乡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内外、区域和城乡结构是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重要方面,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问题的集中表现。围绕内外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既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
六要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经济,保持经济增长与发展持续性。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峻,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能源密集型”、“环境污染型”产业向绿色环保产业转变十分重要,应该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阶段任务与重点
“十二五”时期,在世界经济调整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大背景,以及我国劳动力优势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变化的内在约束下,应该根据轻重缓急有重点、分阶段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转变。
(一)提高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推动城乡消费升级和需求结构优化
要在稳定现有消费需求的同时,逐步拓展消费空间,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带动城乡居民消费升级。近期扩大消费需求的主要任务是稳定城镇的住房、汽车、通讯、旅游休闲等热点消费,同时推广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家电普及和电脑推广等,推动城乡低收入家庭消费升级换代。中长期来看,要在稳定城镇居民住行等消费的基础上,提高提高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改变消费预期、降低消费成本等手段,进一步拓展旅游、休闲、健身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1、稳步推进城镇住行相关消费和家电电子产品消费升级换代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国民消费水平将逐步提高,消费需求将持续保持稳定上升趋势,住房、汽车等大额消费将逐步从小众消费发展成为大众消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越来越显著。从现阶段中国消费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城镇居民在完成了从衣食消费向住行消费的过渡之后,正处于住行消费的推广阶段和家电消费升级换代时期。
2、扩大“家电下乡”和“电脑下乡”推动农村电器电子产品消费
农村居民收入已经提高到了城镇居民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90年代中期以来在城镇发生的家电和通讯消费革命将在农村地区以略为缓慢的速度复制。在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推动下,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住宅建设热潮已经过去,已经或即将迎来家电消费的普及热潮和电脑等通讯产品的推广大潮,要通过“家电下乡”和“电脑下乡”推动农村电器电子产品消费。
(二)着力推动出口导向模式升级与转型,调整优化“外供”结构
短期来看,一方面我们对外部的需求依赖暂时改变不了,另一方面外部对我们的供给依赖暂时也解决不了。但长期来看,我们需要改变外需过渡依赖,同时我国资源禀赋尤其是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也将有助于改变外需依赖。
1、调整贸易政策,着力改变外需依赖与过度外供。要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调整和完善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进一步改革国内资源、能源产品价格,促进资源、能源产品价格向合理均衡水平回归,将政策性过度出口外供和政策性顺差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2、顺应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推动“商品输出”升级。民工荒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出口产业到了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要切实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推动出口产品结构升级,逐步实现从替代新兴市场国家产品向逐步替代新兴工业化和工业化国家产品的跨越与过渡。
3、推动企业走出去,实现从“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转变。要推动企业“走出去”进行投资,实现从单纯“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的转变,逐步实现资本项目从顺差向逆差的转变,通过经常项目顺差与资本项目逆差组合来实现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
(三)建立劳动报酬稳定增长机制,调整优化收入分配格局
生产要素报酬机制不是单纯的微观生产要素组合问题,表现在宏观上为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涉及居民消费和需求结构优化,同时也关系社会公平。生产要素报酬机制既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结果,也是需求结构合理化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不合理,居民劳动收入份额偏低,财富向少数人集中,不仅影响居民消费扩大和升级,也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因此,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和急迫任务。“十二五”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进一步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建立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和劳动报酬稳定增长机制,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劳动报酬增长不低于企业收入增长”,保障劳动者获得合理劳动报酬,分享经济增长收益的基本权益。
(四)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为重点,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为了应对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及其带来的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需要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和生产供给结构、完善长期发展动力机制,进而改善国际分工定位。
1、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动技术突破和新的竞争优势形成。危机尚未结束,但后危机时期的国际竞争已经开始,主要国家应对危机的措施不仅包括对问题机构的救援措施,也包括刺激经济促进复苏的措施等应对危机的必要措施,更包括了提高长期竞争力、保持或谋求国际地位的重大长远措施。我国为了加速赶超、实现“弯道超车”,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我们认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在于战略性而不是新兴性。只有我们具有比较优势、通过努力可以率先突破,形成领先或主导优势并以此改变我们的分工地位的新兴产业才能称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要根据比较优势普遍发展新兴产业。第二步要在新兴产业普遍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培育战略性产业。根据未来技术变迁路径和国际市场需求变化趋势,选择一些赶超性比较好的产业加以重点扶持,培育出若干新兴的战略性产业,将经济增长的动力从“体制红利”和“人口红利”转变到“创新红利”方面来。
2、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十二五”时期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进一步放松信息、金融等领域不必要的管制,促进社会资本进入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领域。要通过财政补贴等政策手段支持研究开发和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和城乡结构优化调整等,发展物流服务。要结合城乡消费升级,大力发展包括工业旅游在内的旅游服务业。
(五)围绕扩大内需和农民工市民化,推动区域、城乡结构调整优化
1、以扩大内需为依托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与服务外需产业的沿海和临港等布局特点不同,扩大内需意味着产业发展出现沿交通干线和大中城市及周边人口集中地区布局的新趋势,将为中西部地区加速发展、内陆中心城市“复兴”,从而区域经济统筹协调提供良好的机遇。与此同时,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也将在促使单纯依靠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外资加工贸易从我国转移出去的同时,促进瞄准我国市场又依靠我国熟练劳动力的企业向接近市场地区转移。
2、以农民工市民化为中心推动城乡结构调整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劳务输出”而非“移民”方式向城镇和东部地区集中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特征,也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不同步的重要原因。农村劳动力加入工业化生产过程而没有纳入城市化进程,没有作为消费者参与到工业化的生产——消费循环流程中来,由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或加剧了国内消费不足与外需依赖,也进一步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既不利于消费扩大和投资与消费的比例趋向合理,也不利于城乡结构特征和社会公平,从而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十二五”时期必须以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为契机,大力推动农民工市民化。
(六)改革完善资源环境制度,推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必须推行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市场导向的资源价格机制,建立权责清晰的资源产权制度,构建合理有效的资源税费制度,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要本着“加法为主、减法为辅,增量快进,存量渐退”的原则,加快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新兴产业,通过新兴产能快速发展在市场竞争中逐步替代淘汰落后产能。